什么是荒漠猫,荒漠猫的习性特征与喂养等介绍

来源:投稿时间:2022-12-06 10:54点击:273

本文主要是对宠物荒漠猫的俗名别名,英文名,拉丁学名,身高身长,体重,寿命,体态特征,习性,历史起源,食性,护理,购买须知,繁殖方式,性成熟,怀孕周期,每胎产子,全年交配的相关介绍,希望能让你更加的了解荒漠猫,带来更好的相处陪伴。

什么是荒漠猫,宠物荒漠猫的习性特征与喂养等介绍

荒漠猫的俗名别名:

草猞猁、漠猫、切唐匈布

荒漠猫的英文名:

Felis bieti

荒漠猫的拉丁学名:

荷兰

荒漠猫的身高身长:

40-51cm

荒漠猫的体重:

13-16kg

荒漠猫的寿命:

20年

荒漠猫的体态特征:

体形:荒漠猫体形较大,体长60~80cm、体重约5kg。 头部:头部为灰白色,颊部有两条斜行的暗褐色纹,两条纹之间呈亮灰色。 耳朵:耳朵的基部为淡红褐色,尖上有长约20毫米的短簇毛。 毛色:体背和四肢浅黄灰色,背部中央红棕;全身无明显条纹,仅臀部和前肢内侧有数条细而不明显的暗纹;四肢掌面均具黑褐色粗密的长毛;耳尖有短簇毛颊部有两道横纹;尾色与体色相同,末瑞具数条暗棕色纹,尾尖黑色。

荒漠猫的习性:

栖息在海拔2800~4000米的黄土丘陵干草原、荒漠、半荒漠、草原草甸、山地针叶林缘、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地带,也在雪地上活动。听、嗅觉发达。生活有规律,早晨、黄昏以及夜间出来活动,白天休息。性情孤僻,除了繁殖期外,都营独居的生活。主要以鼠类、鼠兔、旱獭、鸟类等为食,所以活动区域与这些动物的分布密切相关,在高山裸岩地带和阴坡的云杉林中,由于植物贫乏,啮齿类数量稀少,所以就没有它的踪迹。而在柏木疏林和高山灌丛一带,由于食物和隐蔽条件良好,啮齿动物数量多,它的活动痕迹,如足迹、脱落的毛团、食物残骸和粪便等,也就很常见。春季地表尚未完全解冻时,它依靠灵敏的视觉、嗅觉和听觉,用前爪在高原鼢鼠的洞道上方将表土拨开,待高原鼢鼠出来封堵洞口时将其捕获。对于在地面活动的鼠类,它一般在都能就地捕获。夏季是荒漠猫的繁殖、哺乳季节,这时大量的鼠类幼仔也开始独立生活,在地面上活动频繁,恰好为荒漠猫提供了丰富的食源,有利于哺育幼仔,所以在这时期荒漠猫的活动范围也比较小,而且很固定。秋季各种鼠类相继侵入农村田野中自然干燥的麦垛附近,有的从地下挖掘洞道一直延伸至麦捆下面,将麦穗和麦茎拉人洞道,此时荒漠猫也尾随鼠类而来,夜间在麦捆周围活动频繁。冬季气温低,天寒地冻,荒漠猫就在夜间到悬崖边上去捕食雀类、鸡类等中、小型鸟类,但过深的积雪常常影响鼠类的活动,造成荒漠猫食物短缺,有时被迫迁移到居民区附近活动,盗食家禽。它在捕食较大的动物的时候,一般先从头部和颈部开始撕咬,留下皮毛和部分内脏,而在吃鼠类等小型动物时,则将其整个身体,包括皮毛、内脏和尾巴都统统吃尽。常利用天然岩洞居住,分为繁殖洞和临时洞两种。繁殖洞一般分布在山的中部和上部的多岩石的地方,洞道一般呈水平方向伸展,长度为290一536cm之间,有1一3个弯曲,巢穴处在黑暗的洞道深处,里面铺垫有兔类和旱獭的毛皮以及碎骨等。每个繁殖洞只居住1只雌兽及其哺育的幼仔。临时洞大多选择在距离食物资源较近的地方,一般有很多个洞口,洞道较浅,长度在244~260cm之间,主要是为了避敌或临时利用。雄兽大多栖居在这种洞穴中。它还有重复利用旧巢穴的习性。

荒漠猫的历史起源:

这种新品种的人造猫是通过有选择的育种繁育出来的。1960年代初期,美国的育种人员制定了一项计划,将波斯猫和美国短毛猫杂交,以便培育出既有前者波斯猫丰满动人的模样,又有像后者那样易于梳理被毛的新品种。

荒漠猫的食性:

如果能每天保证足够的运动,即可适应城市生活,被毛应该经常梳理,还要经常检查耳朵。

荒漠猫的护理:

对于一些喜爱波斯猫,但又忙碌而缺乏时间疏理猫猫的饲主来说,异国短毛猫会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荒漠猫的购买须知:

云猫属于一种观赏猫,有十分美丽的外观,算是非常宝贵的了。

荒漠猫的繁殖方式:

胎生

荒漠猫的性成熟:

8-9月

荒漠猫的怀孕周期:

18-25天

荒漠猫的每胎产子:

4-6只

荒漠猫的全年交配:

每年3次

总结

以上就是为你整理的关于荒漠猫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在你和它的相处过程中带来帮助,如果还需要其他宠物的信息资料请关注宠物栏目的其它相关文章!

赞同(99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表情
(0)个小伙伴在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