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对棘皮瘤尾壁虎的俗名别名,英文名,拉丁学名,身高身长,体重,寿命,体态特征,习性,历史起源,叫声,食性,护理,购买须知,繁殖方式,性成熟,怀孕周期,每胎产子,全年交配的相关介绍,希望能让你更加的了解棘皮瘤尾壁虎,带来更好的相处陪伴。
棘皮瘤尾壁虎的俗名别名:
马鬃蛇、四脚蛇、干壁猴、箭宗马
棘皮瘤尾壁虎的英文名:
Variegated Racerunner
棘皮瘤尾壁虎的拉丁学名:
Tupinambis teguixin
棘皮瘤尾壁虎的身高身长:
60-100cm
棘皮瘤尾壁虎的体重:
1-2kg
棘皮瘤尾壁虎的寿命:
9-11年
棘皮瘤尾壁虎的体态特征:
成年体型 超过 6";60g。外形十分漂亮。长有一对像小狗般的大眼睛和球形尾巴,身体颜色是啡红色,全身皮肤长有细小的棘,属稀有品种。
棘皮瘤尾壁虎的习性:
地栖性;干旱沙漠。
棘皮瘤尾壁虎的历史起源:
我国北方广布的无毒蛇。
棘皮瘤尾壁虎的叫声:
鸣声常以“吱拉,吱拉(Zi-La)”1、2声起音后,便是连续的“吱拉(Zi-La)……,”声,一般每开叫一次延续12-15s。其鸣声亦随温度在节奏上和音调上有所变化。
棘皮瘤尾壁虎的食性:
虫食性;多种小节肢动物 (例如:昆虫,虫,蟋蟀等)。
棘皮瘤尾壁虎的护理:
饲养箱:可选用较阔而矮的饲养箱,因为它们不太喜欢向上爬 (例如:订制木柜,玻璃饲养箱)。垫底物幼沙 (例如:爬虫沙,钙沙) 。活动时间:夜间; 可使用红外线灯具来观察及加热 (例如:夜用红灯,红外线发热灯) 因为绝大部份的红外线都是爬虫动物看不见的。温湿度:温度:26 - 30 °C -- 日间 (例如:日用蓝灯)21 - 26 °C -- 夜间 (例如:夜用红灯,红外线发热灯)。湿度:中至低。躲藏处:必需,一个私隐的地方,安全和在日间睡觉的地方.可采用人工洞穴 (例如:树洞,发热洞穴)等。喂饲:注意移走所有吃剩的昆虫因为它们(尤其是蟋蟀)会造成强烈的骚扰,引致受惊。
棘皮瘤尾壁虎的购买须知:
是一种外形十分吸引和有趣的夜行壁虎,容易饲养。曾一度被认为已经绝种,直到1994年再度被发现,现已大量人工繁殖,并有不同的颜色。
棘皮瘤尾壁虎的繁殖方式:
卵生
棘皮瘤尾壁虎的性成熟:
8-9月
棘皮瘤尾壁虎的怀孕周期:
28-30天
棘皮瘤尾壁虎的每胎产子:
4-6个
棘皮瘤尾壁虎的全年交配:
一年两次
总结
以上就是为你整理的关于棘皮瘤尾壁虎的全部参考内容,希望文章能在你和它的相处过程中带来帮助,如果还需要其他宠物的信息资料请关注宠物栏目的其它相关文章!
赞同(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