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一直拉便便怎么处理?本章主要是介绍关于兔子拉出浓稠的黄水的问题,肠胃问题,肠道受到了球虫感染后,会使得兔子拉黄水,需及时就医检查治疗,喂食不当,进食了含水量大的食物会使得兔子拉黄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兔子一直拉便便怎么处理
拉稀原因
1、更换饲料:经常以干粗饲料为主,突然喂食青绿饲料,小兔因贪食过量引起腹胀拉稀,有些兔更易引起腹泻。
2、饲料中毒:草料本身含有有毒物质,如某些毒草、出芽的土豆等,其次是用被农药或其它药物污染的草料喂兔引起中毒,再者是草料在加工、贮藏过程中产生一定毒素。
3、精料过多:兔为草食动物,有其独特的消化生理特性,精料比例过大,特别是含淀粉多的如玉米,在小肠内消化吸收不全,势必增加后肠负担,消化机能紊乱引起拉稀。
4、环境骤变:天气骤变、低温着凉以及其他各种应激反应(惊吓、忽冷忽热、长途运输等)等原因都会引致小兔拉稀。
5、菌病导致:兔子拉稀主要有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病、泰泽氏菌病、沙门氏菌病、仔兔黄尿病、兔球虫病等几种菌病引起。
拉稀症状
1、喂养不当:便便多呈糊状、堆状或长条状,稀软不成形,主要是因照顾或喂养不当造成的。
2、大肠杆菌:病初粪便稀不成形、中后期的症状为拉鼠粪样的粪便,两头尖尖,成串,有胶冻样或黏液样的东西包裹逐渐转为水样粪便,粪便很臭,肛门附近的被毛上粘附着粘液或黄棕色水样稀粪。
3、魏氏梭菌:粪便稀薄如水、排黑色(褐色)水、胶冻样带血粪便有特殊腥臭味,体温不高。
4、泰泽氏菌:主要发生于20日龄至3月龄的幼兔,秋末春初多发,通常发病较急,并以严重水泻、排褐色水样便、脱水,迅速消瘦为主要特征。
5、沙门氏菌:粪便水样、排出泡沫的粘液性粪便、恶臭、呈灰白色或浅黄色。
6、仔兔黄尿:拉黄水样的粪便、黄尿,体形消瘦,被毛潮湿,肛门周围常被黄尿浸湿,臭味难闻,患兔身软如泥,后期多呈昏迷状,病程2~3天,若不及时治疗,常因脱水而死亡。
7、兔球虫病:粪便先干硬,后水样,或干硬与水样交替发生,有时带有血液。
拉稀治疗
1、一定把兔兔放在温暖的地方,有可能的话把电热毯垫在下面,这样腹部就不会继续受凉了,且可以缓解腹痛。
2、口服乳酶生2~4片,一天两次,直至粪便正常,药片碾碎兑少量水用针管(去掉针头)喂服。因为乳酶生是甜的,有的兔兔会主动吃,喂起来也比较方便,但效果不如乳酸菌素。
3、菌病引起的拉稀可以到宠物医院注射相关的疫苗,例如大肠杆菌病到宠物医院注射头孢噻呋纳,魏氏梭菌病注射卡那霉素,同时输液补充体液,但对于此病最好的方法是注射魏氏梭菌疫苗。
二、兔子为什么会拉出浓稠的黄水
1、着凉感冒
兔子的身体本身较为脆弱,对天气的变化能力会有限,需要饲养者帮忙调节。在气温出现变化,温差较大时,若出现着凉感冒的状况,就容易拉稀。后期需及时升温保暖,并专用的药物进行治疗。
2、肠胃问题
兔子拉出黄水可能是肠胃出现了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是受到了球虫的影响。发现后需及时将他带往宠物医院进行检查,之后饲养期间需保证环境的干净卫生,减少虫害的滋生。
3、喂食不当
兔子若是一次性进食过多或喂食不当,也会使得它出现拉黄水的状况。后期在喂食时,需将蔬菜上的水分沥干后再进行喂食,并在食物内掺入少量的益生菌,促进肠道消化吸收。
总结
肠胃问题,肠道受到了球虫感染后,会使得兔子拉黄水,需及时就医检查治疗;喂食不当,进食了含水量大的食物会使得兔子拉黄水,需将食物上的水分晾干后再进行喂食;着凉感冒,兔子着凉感冒后也会拉黄水,需适当升温,喂食药物进行调理。
赞同(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