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鲤怎么养才能养出大鳍大尾-蝴蝶鲤饲养攻略

来源:投稿时间:2023-12-24 12:49点击:489

蝴蝶鲤?以下内容主要是在宠物中针对遇上蝴蝶鲤怎么养才能养出大鳍大尾,希望各位鱼友在养鱼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多看、多想、少动手,他人的意见只是参考,自己的实践最重要,一米八的鱼缸,90厘米的高度,下面一起来好好了解吧。

蝴蝶鲤饲养攻略

蝴蝶鲤可以单养也可以混养,可以和体型差不多大的龙鱼或者红鱼一起混养。

养蝴蝶鲤的时候温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蝴蝶鲤虽然属于冷水鱼,但是需要在水温比较高的环境里饲养,水温在26到28度之间最适合蝴蝶鲤生活,能让它们长得更快,外观也能更加好看。

蝴蝶鲤虽然对于水质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它们食量特别大,鱼友们需要做好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换水也要保证每星期至少一次较清激的新水,可以让蝴蝶鲤更容易拖尾,更加好看。

蝴蝶鲤对于饲料不是很挑,易给它们喂人工饲料就可以,但是要注意不能喂食太多,不然排泄多了就会给水质造成压力,而且喂食太多的话也容易导致它们只长身不长屋,影响它们的观赏性。

一般每天喂食1次,每次喂3分钟内能吃完的量就可以了。同时可以在鱼缸里安装造浪泵,增加他们的运动量,保证体形美观。

蝴蝶鲤怎么养才能养出大鳍大尾

一米八的鱼缸,90厘米的高度,无论从鱼缸的长度还是高度来讲,都够用了吧?

可是呢,饲养的只是一条70厘米的大鳍蝴蝶鲤,不但手鳍和尾巴根部有红血丝,而且末梢还出现严重的分叉。这又是为什么呢?

蝴蝶鲤怎么养才能养出大鳍大尾-蝴蝶鲤饲养攻略

喜欢待在缸底,那么大的鱼鳍,就在缸底不停摩擦

上述是一位鱼友的鱼缸,应该说该做到的都做到了。

可是由于饲养的蝴蝶鲤个体实在是太大了,鱼鳍太宽了,就算是不呆在缸底趴着,只在底层游动,那个手鳍和尾巴还是会耷拉到缸底,所以就在那里不停地摩擦,当然就会发红、分叉了。

我们说这个鱼缸的比例已经很合理了,再高就比较危险,也不符合正常鱼缸的比例了,对于这种情况,谁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强互动性,少食多餐投喂上浮饲料

对于这样的鱼,下沉饲料就别想了,越喂越遭殃。

蝴蝶鲤怎么养才能养出大鳍大尾-蝴蝶鲤饲养攻略

所以说,哪种饲料更适合观赏鱼,也要看那个鱼到底是什么样子。

鱼的体长70厘米,鱼缸高90厘米,这缸鱼一旦立起身来到水面索食,鱼鳍也不过离着缸底最多20厘米,它也不可能天天在水面待着吧?

唯一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一个折中的原则,那就是增强互动性,少食多餐,保证其良好的互动性。

我们在鱼店里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大型蝴蝶鲤,为什么它们总在水面找食物吃,很少沉在缸底呢?

大部分是因为根本就吃不饱,又习惯了人来人往的环境,只要看到有人过来了,对它们而言,那就是代表着食物啊,所以不可能老老实实在缸底待着。

而如果到了家中的缸内,主人不可能天天陪着,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那么大的鱼鳍,游动起来得多费力?

所以不如没事就在缸底待着,其实也就是在缸底不断摩擦,而且它们还有个习性,就是很喜欢在缸底寻找食物残渣,问题就在这里。

蝴蝶鲤怎么养才能养出大鳍大尾-蝴蝶鲤饲养攻略

剩下来的就是注意整个鱼缸的水质保持了,尽量不要有过多的杂质残留、污染水质,而且还需要注意水质稳定,不能频繁换水。

饲养某些观赏鱼,高度、宽度也很重要

由这个例子我所能想到的,就是饲养某些大鳍大尾的观赏鱼,不但对鱼缸的长度有要求, 宽度和高度,同样也会有要求。

这些问题,如果我们细心观察都可以看到,虽然视频也不过十秒钟,我所看到的,是那条蝴蝶鲤,在缸底几乎是用手鳍和腹鳍支撑着走路,而不是游动。

请问,当我们注意到这种情况以后,可想而知,它的鱼鳍能不受到摩擦,能不发红、分叉吗?

当然了,如果舍得的话,我们可以给它适度修剪一下各鳍,那也有再长起来的一天。

其实,像这种70厘米左右的蝴蝶鲤,最好的归宿就是鱼池。

鱼缸的高度根本不适合它,其实宽度也不会适合的。

同时说明,鱼缸饲养有其弊端,不可避免。

今天这个问题,其实很有代表性,明明鱼缸很大、密度极低,也就一条鱼,为什么还是会出问题?

蝴蝶鲤怎么养才能养出大鳍大尾-蝴蝶鲤饲养攻略

凡是饲养蝴蝶鲤的鱼友,回头再看看自己家的鱼,是不是各种条件都适合呢?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它们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养鱼要用心,用心观察、用心思索,这个东西,根本就没有多大的难题。

总结

以上就是关于蝴蝶鲤怎么养才能养出大鳍大尾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帮你解决到蝴蝶鲤相关问题,如还需了解其他信息,请关注本站动物问答栏目的其他相关信息。

赞同(240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表情
(0)个小伙伴在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