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鳄鱼龟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宠物,它们是生活在水中的爬行动物,需要特别的照顾和养护才能健康成长。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养活大鳄鱼龟,确保它们能够健康成长。
饲养环境
大鳄鱼龟需要一个舒适的环境来生活。首先,我们需要提供一个水池,水池的大小和深度应该适合大鳄鱼龟的大小。其次,水池中的水需要时常更换,保持水池的清洁卫生。最后,我们需要提供一个干燥的地方供大鳄鱼龟晒太阳和休息。
饲料
大鳄鱼龟是杂食性动物,它们的食物应该包括蔬菜、水果和肉类。在选择饲料的时候,我们需要确保饲料的种类和量都符合大鳄鱼龟的需求。另外,我们也需要注意控制饲料的质量,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卫生。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大鳄鱼龟的食量,避免过度喂食导致肥胖和消化不良。
温度和湿度
大鳄鱼龟需要一个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在水池中,水温应该保持在20-25℃左右,同时我们还需要提供一个温暖的地方来供大鳄鱼龟晒太阳和保持身体温度。另外,我们也需要保持水池周围的湿度,确保大鳄鱼龟的皮肤不会过干。
健康状况
定期对大鳄鱼龟进行健康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关注大鳄鱼龟的皮肤、眼睛、嘴巴、脚爪等部位的健康状况。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大鳄鱼龟的行为,观察它们的活动和食欲等方面,确保它们没有受到任何的伤害或疾病。
大鳄鱼龟怎么养
、养殖环境
大鳄龟的生长也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室外养殖时,池塘的建设和前面的蛇鳄龟养殖是一样的。在室内养殖时,水深比龟背稍高的深度就可以了,最多不要超过龟背高度的2倍,不需要太深。
为了给龟提供一个晒背和栖息的地方,在水族箱里提供一块高出水面的石头,让龟爬上去晒背,如果完全室内饲养,要确保大鳄龟每天晒太阳十多分钟。缸底可以铺一些小石子或者大的鹅卵石。水中不要放水草。
2、鳄龟的放养
选择健康有活力的鳄龟,对于那些有病、有伤的鳄龟,则不宜放养。严格分级放养,由于鳄龟比较凶残,因此按大小不同分池饲养,不可混养,以免影响小龟生长。放养的密度要合适,每平方米可放养种龟1组(1公2母),或中龟3组,或幼龟5~10组,或稚龟10~20组。
饲料的投喂
大鳄龟的食性
鳄龟食性比较杂,野果、植物茎叶、小虾、小蟹、鱼、泥鳅、蛆虫、蜗牛、蚕蛹、蚯蚓、黄粉虫、水蛭、小蛙、蟾蜍、蝾螈、肉等都可以成为它们的食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投喂鱼、猪肉、牛肉及家禽内脏及膨化饲料等,还可以投喂植物类食物如苹果、菜叶等。
定点投喂
鳄龟的饵料投喂时应固定一处或几处,不要满池都有,可在斜坡边水下设一块木板用于放食,一旦固定地方投食后就不要经常变动,这对于养成鳄龟良好的摄食习惯是非常有好处的,也方便及时检查鳄龟的吃食情况和健康状况。
定量投饵
在喂养鳄龟的时候,配合饲料投喂量一般为鳄龟总体重的1.5%~2.5%,鲜活饲料占体重的5%~10%。还可以在池塘中养殖一些螺、蚌和鱼类,既可利用水体,又可以减少投饵量。
定时投喂
在自然条件下饲养,初春、初冬每天喂1次,在中午气温较高时投喂。春末到深秋这段时间是龟吃食旺季,每天投喂2次,时间宜在上午9 -10时和下午4-5时,上午喂饲料总量的40%,下午喂60%,投入饲料在90~150分钟内吃完为止,如吃不完,下次可少投些。
定质投喂
给鳄鱼投喂时一定要注意质量,食料大的要切小,硬的要用水泡软,生熟均可,小幼龟喂营养丰富的细碎饲料,以利于消化,变质饲料不可使用,并且品种切忌单一。
做好驯饵工作
刚开始投饵时,鳄龟不习惯到食台上来,可根据它们喜好夜间觅食的习性,在傍晚将食物投喂到食台附近,逐步过渡到食台上,就这样慢慢地做好驯饵工作。第二天早上检查吃食情况,主要看有无剩余,并作记录。
3、水的控制
水质的控制
鳄龟喜欢生活在干净的水环境中,所以在饲养过程中应该注重更换新水。在高密度集约化养龟条件下,龟的摄食量和排泄物都较多,而水温又较高,饲料对水质的污染速度也较快,水体中易产生较多有害物质,尤以氨化亚硝酸盐及硫化氢危害较重,这时可以通过泼洒和底施光合细菌,即可有效地改善水质,减少有害物质对鳄龟的影响。
每次加注新池水时,同时施用浓度为10~15毫克/升的光合细菌。加强换水也是调节水质的有效方法,面积大的池子,20~40天部分换水1次,小池子5~7天部分换水1次,透明度保持在20~25厘米。
水温的控制
要保证鳄龟的成活率,就要保持水温环境的稳定,水温的科学调控直接影响成龟养殖的增重及成活率,鳄龟的水温长期维持在28~30℃时,对于它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是最有利的。
另一方面正在换水或裸露在外界的养龟池恰遇暴雨或气温骤变等恶劣天气时,一定要及时防范,极力避免水温变幅大于2℃。在室外池塘养殖时,夏季池水必须保持80厘米,池上要遮阴1/5以上,池内养些浮萍,周围种上树,必要时注入新水降温,使水温不超过40℃
总结
总体来说,养护大鳄鱼龟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我们需要保证它们的饮食、环境、温度和健康状况都符合它们的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养活它们健康成长。
赞同(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