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幼虫是一种常见的宠物昆虫,以其活泼、好养等特点,深受宠物爱好者的喜爱。如果您也想养蝈蝈幼虫,那么本文将为您提供详细的养殖方法和技巧。
选择适宜的蝈蝈幼虫品种
在开始养蝈蝈幼虫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品种。常见的蝈蝈幼虫有绿色蝈蝈、红色蝈蝈、黄色蝈蝈等。这些品种在体型和食性上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养殖条件进行选择。
准备养殖环境
蝈蝈幼虫的养殖环境,主要是以饲养箱为主。饲养箱的尺寸和材质选择要合适,箱子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建议宽10-15厘米、长20-30厘米、高10-15厘米。材质方面,一般可选择塑料或玻璃制成的饲养箱,这些材质不仅方便清洗,而且透明度高,可以方便观察蝈蝈幼虫的生长情况。
在准备饲养箱的同时,还需要准备好蝈蝈幼虫的食物和水。蝈蝈幼虫的食物以植物为主,例如蔬菜、水果、竹子等。水的话,蝈蝈幼虫一般不需要喝水,但是需要保持环境湿度,可以使用喷壶适量喷水。
养殖管理技巧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技巧进行管理。
温度调控
蝈蝈幼虫需要适宜的温度环境,一般需要保持在20-30摄氏度之间,避免出现过热或过冷的情况。可以使用恒温器进行温度调控。
饲养周期
蝈蝈幼虫的饲养周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一般需要1-3个月左右才能成长为成虫。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食物和清理饲养箱,以保持环境卫生。
防止疾病
蝈蝈幼虫容易感染疾病,需要注意防治。常见的疾病有蝈蝈病、蝈蝈瘤等,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小蝈蝈怎么养
一、饲养前的准备。
将准备好的养虫笼和扎盘,用高锰酸钾药液浸泡消毒后再用清水冲净药液,保证清洁无菌后备用。养虫房地面、墙壁、门窗和屋顶等要用高锰酸钾消毒,养虫房的加温设施消毒后安装好备用。根据蝈蝈出孵的时间,提前加温使养虫房内温湿度达到出孵若虫的要求。
二、温度与通风管理。
新孵出的蝈蝈若虫对温度要求很严格。温度应控制在28℃左右,不宜过高。三龄以上的若虫对温度变化适应生增强,一般掌握在25-28℃。温度高一些,蜕皮间隔较短,发育较快,但体质不甚健壮;温度低一些,蜕皮间隔期长,发育稍慢,抗寒能力强,体质健壮,即所谓:“热蜕”和“冷蜕”。应选择“冷蜕”管理。昼夜温度变化要尽量大一些,可掌握在5℃左右。蝈蝈若虫喜干燥,除了为降温少量喷水之外,一般不必喷水。
蝈蝈若虫怕闷热,要配合暖房降温,定时通风,应选在每天中午前后温度最高时开窗通风。在室内温度没有降到最低限时,通风时间尽量延长。暖房内空气要达到清新,防止烟、酒、香料、化妆品等异味侵入,以防止对若虫造成影响。
三、饲料和喂食。
喂养蝈蝈的饲料主要有三大类,即黄豆(青豆)、羊肝、胡萝卜。黄豆含植物蛋白质很高,每百克中含36克以上,羊肝的维生素A含量很高。胡萝卜营养齐全,所含粗纤维有极好的利便作用,对若虫是不可缺少的。以黄豆2份,胡萝卜2份,羊肝1份,干酵母1小袋的比例配合,用绞肉机绞成泥状。喂食时以新鲜的菜叶切成块状,将绞好的饲料涂在上面,置于罐中,每罐可多放几块,上下都有,使若虫均可食到。因为若虫食量小,饲料不要涂得太厚,以免造成浪费。每天的食料要保持新鲜,现做现喂,不要喂隔日食,喂食要定时,每天1次即可,2次更好。
四、换笼和大鞘期管理。
随着若虫蜕皮次数的增加,体态愈来愈大,要及时由小笼转到大笼,防止若虫因在小笼里活动不开,而影响蜕皮、运动和生长发育。笼子里面要放用高粱秆破成的糜子,供若虫栖息跳跃。
蝈蝈的最后一次蜕皮俗称为“大鞘”,大鞘期的饲养罐高应为蝈蝈体长的2-3倍,使蜕出的新体有较大的周旋余地。平时放入罐中的树枝、高粱秆之类要全部拿出,罐内重新放入用高粱秆内瓤做成的丁字架或三角架,架的顶部要稍低于罐口,以供蜕皮之用。蜕皮时蝈蝈爬到支架高处,倒挂于高粱秆内瓤下,爪花可抓入瓤内,非常牢靠。用纱笼饲养的蝈蝈则不必搭架,蝈蝈抓住笼壁就很结实,一般不会掉下来。蜕皮时头朝下倒挂,靠重力新将体蜕出鞘外。蜕皮时忌惊吓,不可有大的响声和震动,以免蝈蝈掉下来。个别情况如掉下来,后肢摔弯,可在5分钟内将弯曲腿节慢慢理直,稍待片刻,肢体硬化,便无“残废”之忧。蝈蝈蜕皮完成后,肢体很软,不可惊动,让其自然活动,几个小时后肢体即完全硬化。
饲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悬挂或放置笼子的地方,要避免有猫、鼠等其他动物对它的侵害。
二是,不可靠近笼子点燃蚊香或喷洒杀虫剂。
三是,不可将笼子放置或悬挂在靠煤炉的地方,以防被煤烟中的一氧化碳熏杀。
四是,喂饲的食物要做到多样化,不能老是用饭粒等某一种饵料,否则营养失调,使其难以活到冬天。
五是,秋季后期气温下降幅度较大,要即使采取措施为其保暖,防止冻死。
总结
通过本文,相信您已经了解了蝈蝈幼虫的养殖方法和技巧。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卫生,合理饲养,以及防止疾病的发生。希望您可以根据本文的指导,成功地养殖出健康活泼的蝈蝈幼虫。
赞同(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