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政府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了新的养狗管理条例,该条例旨在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和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新规的意义和影响。
背景
杭州市是一座宜居的城市,但在养狗管理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过去几年,城市中的狗咬人事件频发,狗粪乱扔现象也较为普遍。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而且对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杭州市政府决定出台新的养狗管理条例。
规定
根据新规,养狗人需遵守以下规定:
1: 宠物狗必须在户外戴狗链,并由其主人控制。狗链长度不得超过2米。2: 宠物狗必须每年接受狂犬病疫苗接种,并进行定期体检。3: 宠物狗不得乱扔狗粪,主人需随犬携带专用清理袋。4: 禁止在公共场所遛狗,如公园、广场等。只有指定的宠物狗活动场所可以遛狗。5: 禁止违规繁殖宠物狗,一旦发现将依法处理。
意义
新的养狗管理条例的实施,将对城市环境卫生和市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禁止在公共场所遛狗,可以减少宠物狗和人的冲突,降低狗咬人事件的发生率。其次,规定狗链长度和禁止乱扔狗粪,可以有效遏制狗粪乱扔现象,改善城市环境卫生。此外,要求狗必须每年接受狂犬病疫苗接种,并进行定期体检,有助于防止狂犬病的传播,保障市民生命安全。
影响
新的养狗管理条例的实施,对养狗人及相关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对于养狗人而言,需要遵守更为严格的规定,如戴狗链、清理狗粪、接种疫苗等,增加了养狗的成本和负担。其次,禁止在公共场所遛狗,给部分养狗人带来不便。同时,一些宠物店、宠物医院等相关企业也需要按照新规进行调整,如提供狗链、狗粪清理袋等配套服务。
但是,从长远来看,新的养狗管理条例的实施将促进相关企业的规范发展,提高宠物行业的整体水平。同时,对于养狗人而言,遵守规定也有助于提高宠物狗的品质和健康水平。
杭州养狗新规2020
1、杭州养狗新规2020,主要是限制杭州时养犬的相关规定,从而维护人生健康安全,对公共的秩序进行维护;
2、有利社会,杭州市限制养犬规定,共二十四条内容,为加强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保障公民的人身健康和安全;
3、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该市实际情况而制定,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4、凡杭州市市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该规定,具体内容编辑,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
5、保障公民的人身健康和安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
6、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市市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定,第三条本市对养犬实行严格控制、严格管理、禁限结合的原则;
7、第四条杭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是犬类管理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犬类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犬类的饲养、诊疗等许可证的审批、核发;
8、违章养犬的处理和狂犬、野犬的捕杀,公安部门负责烈性犬、大型犬饲养的初审工作,处理犬类管理中的治安事件;
9、农业部门负责兽用狂犬病疫苗的供应,犬只的防疫、检疫,犬类免疫证的核发,狂犬病等犬类疫情的监测;
10、以及犬类诊疗所的监管工作,卫生部门负责人用狂犬病疫苗供应、接种,狂犬病人的诊治以及监测工作;
1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犬类经营活动的管理,第五条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12、应当在干部、职工、居民、村民和学生中开展宣传教育,自觉遵守本规定,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限制养犬工作;
13、对非法养犬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犬类主管部门举报,第六条市区的城区为重点限制养犬地区(简称重点限养区);
14、市区的农村为一般限制养犬地区(简称一般限养区),重点限养区与一般限养区的具体划分;
15、由市人民政府确定,第七条严格实行养犬许可证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养犬;
16、第八条重点限养区内禁止饲养烈性犬、大型犬,禁止从事犬类的养殖、销售活动,重点安全保卫单位或科研单位因护卫、科研需要确需养犬的;
17、须凭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证明材料,经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审核同意后,报犬类主管部门批准;
18、有本市常住或暂住户口、独户居室并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在重点限养区内需要饲养小型观赏犬的;
19、在一般限养区内需要养犬的,须凭居(村)委会证明材料,并经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审核同意后;
20、报犬类主管部门批准,在本市居住的境外人员需要饲养小型观赏犬的,应向犬类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21、由犬类主管部门审核批准,从境外携带犬只进入本市的,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
22、许可饲养的小型观赏犬的品种和大小,由犬类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并公布,经批准个人养犬的户只准养一只;
23、第九条犬类主管部门应自接到养犬申请报告之日起15日内作出决定,符合条件的,核发《养犬许可证》和犬牌;
24、对不符合条件的,给予书面答复,并说明理由,申请人购犬后,应携犬到农业部门接受验审、进行免疫接种;
25、并领取《犬类免疫证》,?《养犬许可证》每年注册1次,养犬者在注册时应当出示《养犬许可证》和《犬类免疫证》;
26、《养犬许可证》注册时间、地点及要求由犬类主管部门予以公告,第十条经批准养犬的单位和个人;
27、必须缴纳管理服务费,管理服务费必须专款专用,重点限养区内每只犬第一年为1000元;
28、以后每年度为500元,一般限制区内每只犬为600元,以后每年度为300元,一般限养区内若有犬只转移到重点限养区购养的;
29、应当符合重点限养区的养犬条件,自转移之日起30日内办理变更登记,补交管理服务费差额;
30、第十一条准许养犬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下列事项,(一)根据犬类主管部门的通告或书面通知;
31、按期携带牌证和犬只到指定地点接受验审、免疫接种,(二)在准养犬颈部系挂由犬类主管部门统一制作的犬牌;
32、(三)小型观赏犬在允许出户时间内,必须束犬链,并由成年人牵领,大型犬必须圈(栓)养;
33、不得出户,(四)不得携犬进入市场、商店、饭店、公园、公共绿地、学校、医院、展览馆、影剧院、体育场馆、游乐场、车站、航空港以及其他公共场所;
34、(五)不得携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小型出租车除外),(六)允许携带小型观赏犬出户的时间为19时至次日7时;
35、犬在户外排泄粪便的,携犬人应当立即予以清除,(七)养犬不得侵扰他人的正常生活,(八)犬只宰杀、死亡、失踪的;
36、应当向犬类主管部门办理注销手续,并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九)不得私自繁衍犬只,第十二条从事犬类养殖、销售的;
37、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并报犬类主管部门和农业部门备案;
38、开办犬类诊疗所的,应当依法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办理工商登记注册,并报犬类主管部门备案;
39、第十三条销售的犬只,必须具有有效的狂犬病等疾病的检疫、免疫证明,从外地引进的犬只;
40、须有当地有效的检疫、免疫证明,方可销售,第十四条重点限养区内不得设置犬类养殖场,一般限养区内经批准开办的犬类养殖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41、(一)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二)与居民居住点距离在500米以上,(三)场舍结构牢固;
42、外墙高度在3米以上,(四)具备冲洗、消毒和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设施,(五)配备一定数量的、具有助理兽医师以上职称的兽医人员;
43、第十五条开办犬类诊疗所,必须远离公共场所和居民聚居区,拥有一定的场地,具有兽医师以上职称并有从业许可证的兽医人员和必要的诊疗设施;
44、第十六条犬只伤人或致人患病的,养犬人应当将被伤者送至卫生防疫部门诊治,依法负担全部医疗费用和赔偿损失;
45、并由犬类主管部门捕杀或没收其犬只,吊销《养犬许可证》,对养犬人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46、第十七条未经批准擅自养犬的,由犬类主管部门没收或者捕杀犬只,对单位养犬的,处以5000元以上10000以下的罚款;
47、对个人养犬的,处以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第十八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犬类主管部门暂扣犬只;
48、对养犬人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犬只,吊销《养犬许可证》;
49、(一)携犬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二)违反规定携犬出户的,(三)养犬侵扰他人正常生活经教育不改的;
50、(四)不按期为犬注射预防狂犬病疫苗的,(五)不按期注册验审,或者私自繁衍犬只的,(六)不按规定办理注销手续的;
51、(七)重点限养区内,养犬人对犬在户外排泄粪便未及时清除的,第十九条违反本规定,从事犬类养殖、销售、诊疗的;
52、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农业部门依法处理,第二十条拒绝、阻挠犬类管理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
53、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4、第二十一条对遗弃、走失和被没收的犬只,由市犬类主管部门统一处理,第二十二条犬类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55、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6、第二十三条军人、武警和公安部门公务用军犬、警犬以及动物园饲养的犬只的管理,按有关规定执行;
57、各县(市)的犬类管理,可以参照本规定执行,第二十四条本规定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58、1989年5月21日市人民政府颁布的《杭州市犬类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在杭州养狗;
59、需要遵守相应的规定,
总结
新的养狗管理条例的出台,是杭州市政府为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城市环境卫生所做出的有益尝试。尽管实施新规会对养狗人及相关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这将促进宠物行业的规范发展,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让市民更好地享受宠物的快乐与陪伴。
赞同(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