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养殖收入高为什么没人养,怎样养殖才可致富

来源:投稿时间:2023-09-06 14:53点击:170

首先建设养殖场,场内设置养殖池和孵化池,需在周围拦网防逃脱。选择合适优质的品种进行繁殖,成蟾10℃产卵,孵化的最佳温度为20℃左右,只需4天就可孵出蝌蚪,小蝌蚪放养密度不能超过4000只/㎡,每天喂食2次蛋黄、水蚤等新鲜饵料,成长后要进行分池饲养,密度调整为40只/㎡,主要投喂糠麸、面粉和饲料。

蟾蜍养殖收入高为什么没人养,怎样养殖才可致富

一、养殖场的建立

养殖场内设养殖池、孵化池,池塘周围设1米高的围栏,以免蟾蜍逃跑。养殖池的大小根据养殖规模来定。养殖池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池中可以适量投养一些水生植物,池的四周留出可以种植草坪和蔬菜的地方。

二、人工繁殖蟾蜍

目前我国主要有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捕养这几种蟾蜍来做种,一般成蟾温度在10℃时产卵,产卵量每次可达到5000粒左右,把卵放入孵化池,水温在18~24℃的情况下,4天左右可以孵出蝌蚪,此时加强蝌蚪的饲养即可。

三、蟾蜍放养密度

当蟾蜍是小蝌蚪时,每平米可以放养4000只以内。当长成幼蟾蜍时放养量为40只左右/㎡,按蟾蜍发育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池和分群饲养。

四、蟾蜍饲料配制

刚刚孵出的小蝌蚪在生长5天之后,进行人工投喂蛋黄、水蚤等新鲜饵料,每天投喂2次。幼蟾蜍可以投喂蚯蚓、球藻等饵料。成蟾因食量大,因采用糠麸、面粉和配合饲料来投喂。

五、蟾蜍病害防治

蟾蜍因其自身含有毒腺,所以很少生病,主要是要防止老鼠、蛇等动物对它的危害,在越冬时应将其转移到地洞或窖内更为安全。

1、保持养殖池的卫生清洁,阻断传播途径,专业饲养人员,加强蛙卵的管理。

2、养殖池选择水源充足的地方,以便水质污染可以及时更换,定期对池内栖息的地方进行消毒处理。

3、在蛙种引入时,要调查好蛙种源地的环境是否干净,有没有疫情发生,在有疫情的情况下坚决不能引进。蛙种进行放养、转池时,所食用的器具和蛙体都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对进入养殖厂的所以物资、车辆等都要严格消毒,以免带入病原体而引发蛙体生病。

4、饲料的投喂必须要营养、充足,霉变的饲料坚决不用,蛙体生长的水温和水质也要及时观察。提高蛙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防止疾病的发生。当发生疫情时,池内的水要迅速更换,池内进行封锁消毒,阻断传播途径,控制好疾病的蔓延。请专业人士诊断,对症下药,保证损伤最低化。

蟾蜍养殖收入高为什么没人养

蟾蜍是野生保护动物,基本人工难养活。

蟾蜍养不活跟它的生活习性有关:

1、蟾蜍喜欢隐蔽于泥穴、潮湿石下、水沟边,皮肤易失水分,所以蟾蜍一般白天的时候隐蔽起来,夜晚或者黄昏的时候出来活动。

2、蟾蜍在温度10℃以下会进入冬眠期,等到春季气温回升到10℃以上结束冬眠开始活动。

3、蟾蜍喜欢在比较大的空间里自由觅食,追逐昆虫和其它小动物,当它们被关在很小的地方时,机体紧张产生的应激反应会抑制它们的食欲。

不好养。现在养殖蟾蜍是赚钱,关键还是养殖技术的提高,养殖技术好了,产量高了,利润肯定会大,养不好的话,没有产量,产品价格再高,这也赚不到钱。

其次就是产品价格了,产品价格高低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但目前来看,产品的价格还是不错的,我们来看看各种蟾蜍产品的价格

世上究竟有没有蟾蜍

我们找一下蟾蜍科下有没有符合条件的蟾蜍。

首先,是金(黄)色的蟾蜍。在现存的蟾蜍科下,大多数的蟾蜍身上都是土黄色或者灰色的,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金色的蟾蜍。但是,早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美洲生活着一种金色的蟾蜍,它就是环眼蟾蜍。

这是一种生活在哥斯达黎加森林深处的一种蟾蜍,尤其是雄性的蟾蜍,身上没有任何的杂食,同体是金黄色的,因此,它又被称为“金蟾”。

蟾蜍,也叫蛤蟆háma(蟆单独读má)。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们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

蟾蜍水陆两栖,皮肤布满小孔具有渗透性,外加它们从出生就没有羊膜和壳等结构的保护,致使它们对环境的敏感性要高于其他类群,两栖动物被认为是检测环境变化的风向标。

赞同(75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表情
(0)个小伙伴在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