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鱼纹彩陶盆谈谈对艺术起源的理解(人面锦鲤学名)

来源:投稿时间:2022-12-06 7:01点击:193

人面鱼纹彩陶盆谈谈对艺术起源的理解(人面锦鲤学名)

学名人面鲤鱼,是鲤鱼与鳜鱼的后代,还被称作“橘子鱼”。近年来这种人面鲤鱼一直被人发现,应该不算是新的物种,这让人想起了拥有类似人类牙齿的人齿鱼,也是十分的怪异。

什么是日本奇鱼

有人在海里抓到一个奇特的鱼,纯银色的外边,眼睛也是非常的奇特,样子也和正常的鱼非常不一样,但是在日本人的眼里,没有鱼是不可以吃的。

人们口中的“奇鱼”就是“人面鲤鱼”

人面鱼纹彩陶盆谈谈对艺术起源的理解

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出土,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人面鱼纹彩陶盆为新石器时代前期陶器,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人面鱼纹彩陶盆作为原始艺术的代表,如何进行解读,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历史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虽然,由于时间的久远,我们已经无法判断那中解读更接近历史真实,但了解这些解读,对我们理解历史和鉴赏原始艺术会有很大的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历史学者们是如何解读人面鱼纹彩陶盆的。

一、从构图的角度看

这件彩陶盆不太大,在砖红色的内壁上,用黑色描画着两组相同的图案,图案两两相对,对称分布。一组是两条用线条描画的鱼,看样子可能是鲤鱼;另一组是两个人面鱼纹图案,这种图案很奇特,以前人们从来没见过。整个画面构图自由,极富动感,图案简洁并充满奇幻色彩。图案中人面是圆形,头顶上有一个三角形的东西,大概是帽子一类的头上饰物。人的两眼紧闭,嘴角处各画着一条鱼,更奇怪的是耳朵处还各画着一条小鱼,两条小鱼好像咬着人的耳朵。

原始先民用很简单的几笔,就画出了心中的形象,而且图案性很强,这是叫人吃惊的,图画的线条又细又直,像是很快画出来的,用笔比较熟练,弧线画得也很好。画上还有黑色块面,看嘴角处的两条鱼,伸入人面的部分涂上黑色,形成了黑色的鱼头,上方那两条小鱼的一半鱼身也涂了黑色,形成厂鱼背,这种画法与今天的图案装饰方法很相似。整个图案有对称,也有反复,黑白对比也比较强烈,而且很有趣味,这充分显示了中国原始先民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才能。

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刘梦溪、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黄克剑《画说中华文化形象中华绘画》:人物五官虽只用简单的墨线勾勒,但总的形态颇为生动逼真,具有浓厚的意趣与艺术魅力。

二、从社会生活的角度看

有人认为,人面鱼纹是半坡人劳动生活的艺术反映,半坡人住在靠近河水的地方,捕鱼为食,鱼对他们的生活太重要了,在半坡遗址发现了很多鱼钩、鱼叉,很多彩陶上也画着鱼,说明了这个问题。半坡人希望多捕鱼,把鱼和人组合成图案,是用来表达这种愿望。

然而,对于史前艺术的理解不能以如此单向的方法。鱼在汉语中具有生殖繁衍的祈求,因为原始氏族十分重视的是人类自身的生产,血缘关系是当时最为重要的社会结构。我们可以这样设想: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早期人类的生存繁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像鱼一样产子、繁衍,是当时人们的朴素愿望,因此,这一时期,鱼的形象就成了半坡族群的崇拜图腾。而陶盆具有实用功能,将实用器皿与崇拜图腾相结合,半坡人相信这样就可以得到鱼神的庇佑,使自己的族群得以不断繁衍壮大。

三、从宗教文化的角度看

人面鱼纹的彩陶盆被发现时,是用作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的,很像一种特制的葬具。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人面由人鱼合体而成,人头装束非常奇特,可能是为了进行某种宗教活动而特意装扮,墓的主人应该是一位巫师或有可能继承巫师之位的儿童。

因此,这类图画一般被认为象征着巫师请鱼神附体,为夭折的儿童招魂祈福。

赞同(42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表情
(0)个小伙伴在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