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科学与技术大专院校(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有哪些呢)

来源:投稿时间:2023-01-09 8:02点击:137

水族科学与技术大专院校(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有哪些呢)

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有哪些呢?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水产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水产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教学和管理、推广与应用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动物学、鱼类学、水生生物学、观赏水族养殖学、水草栽培学、游钓渔业学、水族馆创意与设计、观赏水族营养与饲料学、观赏水族疾病防治学、水处理技术、景观生态学、管理学、休闲渔业经营学等。

鱼缸怎么杀虫最快最有效

一般采用的都是水族用的高锰酸钾精粉,按说明比例温水调冲后倒入缸内浸泡消毒,在放掉,冲洗一下灌满新水即可。

不太建议留鱼,虽然高锰酸钾也能治疗一些鱼的疾病,但毕竟因为药性对鱼有伤害,不太建议这么使用,最好单缸消毒。

鱼缸检疫正确方法

一、检疫的方法

1.检疫缸隔离检疫:首先准备一缸空缸作为检疫用,当然其中的水量要适合检疫的鱼只数。有些朋友认为检疫缸小小的就好,其实不然,水量太少。太过拥挤,对新鱼来说,反而是种负担。检疫缸设备尽量简单,最好不要有底砂,如果鱼只数量较多,可考虑加装上部过滤,否则只要一组气举式水中生化棉即可。

2.直接入原缸混养:此法风险性较高,饲主在入缸后3-5天,须特别留意新鱼与旧鱼的状况,以防止突发性的病原传染病。发现异状,须立即对症下药!。在检疫的过程中,不论用何种方法,在放完鱼后约10分钟,仔细观察新鱼体色是否变暗,或体表是否有外伤;如果没有,下0.1%(每公升1公克)的粗盐,可减缓新鱼到新环境后产生的紧迫,以及添加优质分解菌(帮助迅速建立益菌系统)及少量营养剂(补充新鱼体力的耗弱)。相反的,如果发现体色变暗,或有外伤、建议除了下0.3%(每公升3公克)的粗盐外,可再下黄药或1/2剂量的细菌性治剂,以防止病原趁隙入侵,危害新鱼健康。

建议新鱼入缸后关灯,减少新鱼对新环境的紧张。第1天最好先勿喂食,让新鱼将体内残留的食物、粪便排干净。隔天可以观察,新鱼如果肚子未消,很可能是有体内大型寄生虫的(如:蛲虫、绦虫等),以作为后续疾病预防用药的参考。在初期的3~5天,是决定是否有突发性病原传染病的危险期,在这检疫的初期,建议少量换水,控制好喂食量,以保持水质为要。

二、检疫的3个步骤

1.水质适应:待脱离前面3~5天的危险期后,就可以将每次的换水量,逐步增加,一直到适应您换水的手法为止。如果想完全安心的杜绝突发性病原传染病,确实足够的换水量是必须的,让新鱼带进的病原经由足够的换水,完全排除。

2.驯饵:此步骤是急不得的,如果初期您喂食的饲饵,新鱼无摄食的意愿,建议还是先以让新鱼愿意开口的饲饵为主。否则一旦饿久了,肠子收缩,健康不佳,反而容易因此损失新鱼。在驯饵的过程中,如果一直不顺利,建议采用喂食网。将新鱼愿意接受的食物与新饵同时放入网中喂食,让新鱼习惯口味。

如果新鱼健康,应该在短时间内就能驯饵成功才是。建议在每天的第一餐用来驯饵,因为此时的鱼只饥肠辘辘的,索饵意愿会比较高,前题一样,如果新鱼适应良好,此法驯饵也是很容易成功的。

3.疾病预防:如果新鱼的健康良好,适应能力也佳,无传染病之虞,我认为疾病预防的此一步骤应可省略。如果新鱼状况一直不佳,在此建议先做体外驱虫(并非使用细菌性治剂),而是针对鳃部或体表原生虫作体外驱虫。在做完体外驱虫后,请在短时间内迅速稳定水质状况,接着便可在无体外虫之虞下,安心做体内驱虫动作。

在检疫缸中,通过检疫的3步骤后,仍然身体健康,索饵正常的新鱼,就可考虑先入混养缸。尚未恢复正常的新鱼,建议继续留在检疫缸里治疗为佳。

赞同(43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表情
(0)个小伙伴在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