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里的鱼类非常丰富,若排名应该是1、金线鲃;
2、银白鱼;
3、红鳍原鲌;
4、鲢鳙鱼;
5、鱵鱼;
6、麦穗鱼;
7、鰕虎鱼;
8、黄颡鱼;
9、鲢鳙鱼;
10、鲫鱼;11、鲤鱼;
12、草鱼;
13、太湖银鱼;
14、泥鳅、黄鳝等等。原本滇池特有的鱼类有43种,由于水体污染,许多的鱼类已经很难见到了,近年来加大了治理力度,水体逐渐好转,就连多年不见的金线鲃也重新现身。
滇池金线鲃仅分布在云南哪个湖
滇池金线鲃仅分布于中国云南的阳宗海、滇池、抚仙湖。
滇池金线鲃是鲤科、金线鲃属鱼类,体细长侧扁。吻略尖口亚下位,须2对,口角须长于吻须。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不相连。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变粗、变硬,后缘具锯齿。胸鳍后伸不达腹鳍起点;腹鳍起点位于背鳍起点之前;尾鳍叉形。鳞圆形,侧线鳞较大,侧线鳞61-69枚。第1鳃弓外侧鳃耙5-7枚。全身呈淡黄色,背部略呈青灰色,体侧近背部有许多黑斑点,各鳍均为金黄色。
滇池金线鲃栖息于水质清澈的湖泊中,生活于与湖泊相通的洞穴中,常游出洞外。初夏产卵,生殖时游入湖边岩洞泉水中。滇池金线鲃以小鱼、小虾和水生昆虫为主食,也食少量的丝状藻、蓝藻和高等植物碎片。
滇池金线鲃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列入《云南省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名录》《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还被收录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保护级别为极度濒危。
云南四大名贵鱼
云南的高原淡水鱼不仅味鲜刺少、营养丰富,而且还有部分药用价值,其中以大头鲤、滇池金线鲃、抗浪鱼、弓鱼为最,号称四大土著名鱼。只是多年的捕捞导致数量锐减,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步恢复。
大头鲤
产于玉溪江川县星云湖,鱼身头大而宽,口阔,无须。鳍带细锯齿。尾柄细长。尾鳍呈深叉状。
滇池金线鲃
产于昆明滇池,体侧扁,头背平直,头背部及侧线上下有不规则的黑色斑块。全身被鳞呈圆形,游动时在阳光下褶褶发光,“金线鱼”的名字由此而来。
抗浪鱼
产于玉溪抚仙湖,鱼身银白色,体细长而略侧扁,犹如狭长的纺锤形;背部平直,腹缘呈浅弧形,头长显著长于体高。
大理弓鱼
产于大理洱海,体色泛银,形体细长,头小吻短眼大,肛门和臀鳍两侧各有一行大鳞,在两侧大鳞中间腹部形成一条裂痕。因跳跃时能以口衔尾,形似弯弓而得名。
滇池中嘴尖细长的小鱼是什么鱼
是金线鲃,又被称为金线鱼。
滇池金线鲃是鲤科、金线鲃属鱼类,仅分布于云南滇池。其体细长,侧扁,吻略尖,有两对须,口角须长于吻须,以小鱼、小虾和水生昆虫为主食。全身呈淡黄色,背部略带青灰色,体侧近背部有不规则黑斑点,各鳍均为金黄色。游动时在阳光下熠熠闪亮,又被称为金线鱼。
是滇池金线鲃鱼
滇池金线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弓鱼鳞细肉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抗浪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裂腹鱼分布在云南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上游流域(含大理洱海流域)弓鱼鳞细肉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分布于云南洱海及其附属水系,是当地名产。
针鱼。颔针鱼有两种。尾斑圆颌针鱼和黑背圆颌针鱼。针鱼体呈长圆柱形,稍侧扁。侧线在尾柄部不形成隆起崎。侧线鳞142~157个。背鳍鳍条12~15,臀鳍鳍条15~18;尾鳍后缘圆形,基部有一黑斑。暖水性中上层鱼类。体长一般200~450毫米。喜栖息在近海内湾或河口附近,为颌针鱼中个体较小的一种。
赞同(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