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对金光菊的俗名别名,英文名,拉丁学名,身高身长,体重,寿命,体态特征,习性,历史起源,叫声,食性,护理,用途,购买须知,繁殖方式,性成熟,怀孕周期,每胎产子,全年交配的相关介绍,希望能让你更加的了解金光菊,带来更好的相处陪伴。

金光菊的俗名别名:
龙头花
金光菊的英文名:
BalloonflowerRoot
金光菊的拉丁学名:
Rudbeckia laciniata
金光菊的身高身长:
40-50cm
金光菊的体重:
10kg
金光菊的寿命:
9-11年
金光菊的体态特征: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单叶或复叶、互生,茎生叶稀对生。头状花序 具柄,着生于茎顶;舌状花黄色,有时基部带褐色,中性不孕;管状花近球形或圆柱形,淡绿、淡 黄至黑紫色,两性、结实;瘦果4棱形。
金光菊的习性:
适应性很强,既耐寒、又耐旱,不择土壤,极易栽培,上海地区可多年栽培并保持良好性状;应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及向阳处栽植,喜向阳通风的环境。可在春、秋分株繁殖或播种繁殖。花前应追液肥,并保持土壤湿润,利于开花;若节制水分,可使植株低矮、减少倒伏。金光菊性喜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应性强,耐寒又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忌水湿。在排水良好、疏松的沙质土中生长良好。花期5~9月份,花色金黄,鲜艳夺目。常见栽培种有重瓣金光菊。
金光菊的历史起源:
由人工培育的三线变种,毛色与背线都比三线浅,毛色呈灰色,泛出淡淡的的蓝紫色光泽,非常漂亮而且背线不明显。
金光菊的叫声:
鸣声常以“吱拉,吱拉(Zi-La)”1、2声起音后,便是连续的“吱拉(Zi-La)……,”声,一般每开叫一次延续12-15s。其鸣声亦随温度在节奏上和音调上有所变化。
金光菊的食性:
捕食昆虫及其幼虫,也吃其他无脊椎动物。
金光菊的护理:
用播种繁殖。在春季可于露地苗床播种,也可在早春于温床或温室盆播。发芽适温约15~20℃。播后覆土不宜厚,1周左右出土,发芽整齐。幼苗经1次移植后,长有7~8枚叶时便可定植。为促使分枝,多开花,生长期可摘心2~3次。自播种后,约经3个月培育,便可开始开花,单花期长达1个月之久,每株陆续开花可长达3~4个月。种子应及时采收以防散落。种子采下后应阴干,贮藏于低温干燥处。种子寿命2~3年以上。
金光菊的用途:
花朵繁盛,株型较大,适合庭院布置,可作花坛、花境材料,或布置草地边缘成自然式栽植。
金光菊的购买须知:
常见品种有:花雨(FloralShowers)系列,四倍体种,株高15~20厘米,分枝性好,其中双色种更为诱人,杏黄/白双色种为最新品种。韵律(Chimes)系列,四倍体种,株高15~20厘米,分枝性强。塔希提(Tahiti),株高20~25厘米,色彩丰富,其中双色种有5种,有名的紫/白和玫瑰红/白双色种,是矮生种开花最早的品种,提早开花10天。甜心(Sweetheart),株高15厘米,矮生杂种1代,重瓣花,杜鹃花型,花色丰富。小宝宝(LittleDarling),株高30厘米,分枝性强,杜鹃花型。铃(Bells),株高20~25厘米,花蝴蝶型,其中红铃(RedBells)为新品种,在国际花卉市场十分畅销。另外,新品种有拉・贝拉(LaBella),株高45~50厘米,分枝性强,花型美,色彩鲜艳。黑王子(BlackPrince),株高40~45厘米,叶褐色,花深红色。蝴蝶夫人(MadameButterfly),重瓣杜鹃花型,花色有粉、深红、金黄、黄、玫瑰红等色。
金光菊的繁殖方式:
卵生
金光菊的性成熟:
8-9月
金光菊的怀孕周期:
28-30天
金光菊的每胎产子:
4-6个
金光菊的全年交配:
一年两次
总结
以上就是为你整理的关于金光菊的全部参考内容,希望文章能在你和它的相处过程中带来帮助,如果还需要其他植物的信息资料请关注植物栏目的其它相关文章!
赞同(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