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对观叶花烛的俗名别名,英文名,拉丁学名,身高身长,体重,寿命,体态特征,习性,历史起源,叫声,食性,护理,用途,购买须知,繁殖方式,性成熟,怀孕周期,每胎产子,全年交配的相关介绍,希望能让你更加的了解观叶花烛,带来更好的相处陪伴。

观叶花烛的俗名别名:
鸟爪花烛
观叶花烛的英文名:
Strelitzia reginae Banks
观叶花烛的拉丁学名:
Anthurium crystallinum
观叶花烛的身高身长:
40-50cm
观叶花烛的体重:
10kg
观叶花烛的寿命:
9-11年
观叶花烛的体态特征:
叶片革质、基生、斜向上生长,株型较直立,叶柄短而粗壮,叶色青绿,盆栽株高可达150厘米。该品种较耐阴,具有良好的室内抗摆性及较高的欣赏价值。此外,该品种生长迅速,在广州地区平均每个月长2片叶,从3―4片长至50厘米高,只需1年时间。
观叶花烛的习性:
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不耐寒,越冬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上。喜半阴,忌阳光直射,在5~9月应给予遮荫处理。光照过强会导致叶片变成黄白色,粗糙老化,并失去光泽。观叶花烛虽能在较阴处摆放,但应避免长期置于过阴处,否则叶片会变大变长,叶色变淡,从而影响株形和观赏。过阴处置放时,需考虑人工补光。在生长旺盛期要注意充分浇水,保持盆土的湿润。特别是密林王花烛与密林丛花烛的叶片硕大,生长迅速,更应加强肥、水的管理,生长时每月施1次肥料,同时经常向叶面及周围环境喷洒水分。特别在32℃以上的高温天气,应用喷水来提高湿度和降低温度。但冬季低温时需控制水分,以免过湿而引起烂根。
观叶花烛的历史起源:
观音莲又名黑叶观音莲、黑叶芋,为天南星科观音莲属植物。观音莲是一种高档次、风格独特的室内观叶植物。目前,观音莲在国际观叶植物市场上很受欢迎,在高档次的室内庭园设计和水景设计中,观音莲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至今,以色列的卡梅尔公司以生产观音莲而闻名世界。我国观音莲的发展速度很快。20世纪80年代仅是引种阶段,数量不多,很少见到,而现在普通的花卉市场和花店已经常可见,并有盆栽商品出售。其质量与价格也是合理的,但要广泛应用,进入千家万户,还需有一个发展过程。
观叶花烛的叫声:
鸣声常以“吱拉,吱拉(Zi-La)”1、2声起音后,便是连续的“吱拉(Zi-La)……,”声,一般每开叫一次延续12-15s。其鸣声亦随温度在节奏上和音调上有所变化。
观叶花烛的食性:
捕食昆虫及其幼虫,也吃其他无脊椎动物。
观叶花烛的护理:
①盆土选择。宜选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培养土,也可用腐叶土、园土加少量腐熟的饼肥和沙混合而成。如盆土排水不好易引起烂根。②摘心与修剪。幼苗上盆后,需要摘心2~3次,促使侧枝生长,枝型丰满,花朵繁多。每批花开后要及时修掉残花,重新发出新枝,使开花不断。③浇水与施肥。浇水不能过勤,要见干见湿。但夏季浇水要充足,并向叶面与地上喷水,以增加湿度;冬季浇水次数可少些,每隔7~10天用与室温相似的水发喷洒枝叶1次。在生长时期每半个月施1次以磷、钾肥为主的稀薄复合肥料,氮肥不能太多,否则枝叶过于茂盛而影响开花量。④光照与温度。何氏凤仙忌炎热的夏天与强光直射,在夏天要放在有遮荫与通风良好的地方;冬天室温不能低于12℃,同时要放在向阳处,否则叶片易发黄与脱落。为了避免植株偏向一边,每星期需转盆1次。
观叶花烛的用途:
叶片硕大清新、幽雅,盆栽摆放客厅和办公室,显得异常瑰丽和华贵。用它点缀橱窗、茶室和大堂,格外娇媚动人,效果极佳。
观叶花烛的购买须知:
1、五角:日本育成,株高约1m,果实呈五角形,果深绿色,有光泽,结果多,种子中多,品质优良,产量约2000千克/667平方米。 2、新东京5号:日本育成,株高15m左右,叶片掌状3-5裂,花黄色,荃部暗红色,十分美观。果长约20cm,5个心室,果深绿有光泽,纤维少,最高产量3000千克(667平方米)。 3、五福:台湾农友公司供种,株高1.5m左右,节间短,叶较小,着花节位低,中早熟。 4、农友早生1号:农友公司供种,较五福早熟。
观叶花烛的繁殖方式:
卵生
观叶花烛的性成熟:
8-9月
观叶花烛的怀孕周期:
28-30天
观叶花烛的每胎产子:
4-6个
观叶花烛的全年交配:
一年两次
总结
以上就是为你整理的关于观叶花烛的全部参考内容,希望文章能在你和它的相处过程中带来帮助,如果还需要其他植物的信息资料请关注植物栏目的其它相关文章!
赞同(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