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对瓜叶菊的俗名别名,英文名,拉丁学名,身高身长,体重,寿命,体态特征,习性,历史起源,叫声,食性,护理,用途,购买须知,繁殖方式,性成熟,怀孕周期,每胎产子,全年交配的相关介绍,希望能让你更加的了解瓜叶菊,带来更好的相处陪伴。
瓜叶菊的俗名别名:
千日莲、瓜叶莲、千叶莲
瓜叶菊的英文名:
Cinerariacruenta
瓜叶菊的拉丁学名:
Senecio cruntus
瓜叶菊的身高身长:
40-50cm
瓜叶菊的体重:
10kg
瓜叶菊的寿命:
9-11年
瓜叶菊的体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常作一年生温室栽培,全株密被绒毛。茎直立。心脏状卵形大叶片,叶缘具波状或多角状齿,形似黄瓜叶片,故名瓜叶菊,茎生叶的叶柄有翼,根出叶叶柄无翼。头状花序簇生呈伞房状,花有紫红、桃红、粉、藕、紫、蓝、白等色,瓣面有绒光。园艺品种极多。大致可分为大花型、星形、中间型和多花型四类,不同类型中又有不同重瓣和高度不一的品种。
瓜叶菊的习性:
喜阳,稍耐寒,宜湿润、凉爽、通风良好的环境及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忌烈日、高温与积水。瓜叶菊老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不能安全度夏,因而只能作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栽培,它能忍受短暂的零下低温,在10℃左右便能缓慢生长以至开花。种子的萌芽适温为18-20℃,3―7天出苗,随后需在18℃下约经8―10周的营养生长,即大花种为8周,多花种为9-10周(均从第一次移栽那天起计)。然后在9-12℃下经6周的花芽分化,再后是在13℃下经9周的花部发育而进入花期。在此期间,温度过高,花梗细弱;温度过低,会延迟开花。必要时可有意降温,以延迟花期,控制上市量。始花后,室温便应降至13℃以下。
瓜叶菊的历史起源:
原产非洲北部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1777年马松(Masson)将其传至英国。1880年托马斯 劳德夫人将其育成重瓣品种。在欧洲育出了蓝紫色舌状花的单瓣品种。1921年瑞士育出多花型品种。目前国内外对界限分明的二色舌状花类品种甚为酷爱。瓜叶菊中具有其他花卉中少有的蓝色品种。栽培简单,花期长,人工可调节延长花期,为几大节日花卉布置的上好材料,还可用作切花,扎制花篮、花圈、共束等。采用多色品种布置花坛,宛如繁花似锦的地毯一样。因此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
瓜叶菊的叫声:
鸣声常以“吱拉,吱拉(Zi-La)”1、2声起音后,便是连续的“吱拉(Zi-La)……,”声,一般每开叫一次延续12-15s。其鸣声亦随温度在节奏上和音调上有所变化。
瓜叶菊的食性:
捕食昆虫及其幼虫,也吃其他无脊椎动物。
瓜叶菊的护理:
花烟草在小苗期长势缓慢,易于在1~2月份播种,早春定植于花盆或园地中。养护过程较粗放,比较简单。开春后多施几次有效肥,不但长势好,也促进开花。由于花期长,花色鲜艳。
瓜叶菊的用途:
瓜叶菊花期较长,为冬季主要的温室盆花,可用于室内布置。高型品种可作切花制作花篮、花圈或插花。中、矮品种可用于早春花坛。
瓜叶菊的购买须知:
1、五角:日本育成,株高约1m,果实呈五角形,果深绿色,有光泽,结果多,种子中多,品质优良,产量约2000千克/667平方米。 2、新东京5号:日本育成,株高15m左右,叶片掌状3-5裂,花黄色,荃部暗红色,十分美观。果长约20cm,5个心室,果深绿有光泽,纤维少,最高产量3000千克(667平方米)。 3、五福:台湾农友公司供种,株高1.5m左右,节间短,叶较小,着花节位低,中早熟。 4、农友早生1号:农友公司供种,较五福早熟。
瓜叶菊的繁殖方式:
卵生
瓜叶菊的性成熟:
8-9月
瓜叶菊的怀孕周期:
28-30天
瓜叶菊的每胎产子:
4-6个
瓜叶菊的全年交配:
一年两次
总结
以上就是为你整理的关于瓜叶菊的全部参考内容,希望文章能在你和它的相处过程中带来帮助,如果还需要其他植物的信息资料请关注植物栏目的其它相关文章!
赞同(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