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对朱樱花的俗名别名,英文名,拉丁学名,身高身长,体重,寿命,体态特征,习性,历史起源,叫声,食性,护理,用途,购买须知,繁殖方式,性成熟,怀孕周期,每胎产子,全年交配的相关介绍,希望能让你更加的了解朱樱花,带来更好的相处陪伴。

朱樱花的俗名别名:
美蕊花、红绒球
朱樱花的英文名:
Chinese Redbud
朱樱花的拉丁学名:
Cercis chinensis Bge
朱樱花的身高身长:
40-50cm
朱樱花的体重:
10kg
朱樱花的寿命:
9-11年
朱樱花的体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枝条扩展;二回羽状复叶,小叶斜披针形;头状花序腋生,直径约3cm,花丝深红色,极多数。终年开花,花美丽,作丛栽观赏。古诗赞颂扶桑花:“可怜万木凋零尽,独见繁枝烂漫新。”用此诗来形容美蕊红花也很恰切。尽管我国南方不少地方进入冬季后,园景逐显清淡,可是美蕊红花的烂漫花朵却仍开满了树,弥补了南方冬季绿地之寂寥,不愧为寒冬丽花。其花丛生为头状花序,花丝极多,深红或粉红色,宛若小绣球,鲜艳夺目,在绿叶丛中红绿对比鲜明。形似一团团红绣球挂在树间,美丽照人,雅致热烈,风格独特,玲珑可爱,十分惹眼。叶子也很特殊,宛如羽片,翠绿可爱;花期长,每年开花两次,第一次为3月上旬至7月中旬,第二次10月中旬至翌年2月上旬。
朱樱花的习性:
朱樱花喜多肥,耐热,耐旱,耐修剪。
朱樱花的历史起源:
春天开白色肥厚的花朵,香味甚浓,常招来蜂蝶飞舞。花后结出果实,绿色,呈扁园形,入冬之后变为橙黄色,虽不可食,美观别致。这些橙黄色的果实到了翌年夏天就又转为绿色,继续生长,入冬又复转为橙黄色,可数年不凋落,老果宿存,新果续生,几代果实同挂,得名“代代”花。
朱樱花的叫声:
鸣声常以“吱拉,吱拉(Zi-La)”1、2声起音后,便是连续的“吱拉(Zi-La)……,”声,一般每开叫一次延续12-15s。其鸣声亦随温度在节奏上和音调上有所变化。
朱樱花的食性:
捕食昆虫及其幼虫,也吃其他无脊椎动物。
朱樱花的护理:
紫荆的繁殖主要采用播种、分株法,也可采用压条、扦插法,但生根较难且需时间较长,故很少采用。紫荆栽植一般在春季芽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栽植需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处,穴内施腐熟堆肥作基肥。紫荆根较韧,且根系不很发达,多长根,因此在起苗时要注意保护好根系,用锋利铁铲断根,以免根基分裂,土球散失。新栽植株在春季要注意多浇水;成活后的管理可粗放些,一般在5~7月浇2~3次水即可,但忌水涝,雨季注意及时排水防涝。紫荆不需精细修剪,可任其自然生长。当株丛过密时,可从株丛中疏去部分老枝,疏剪要从基部下剪,以免再抽出一些细弱的新枝。春季萌动前可适当进行修剪,剪除枯枝、部分老枝,但对2年生枝条尽量保留。花后可剪去部分老枝,以促进花芽分化。
朱樱花的用途:
冬季开花, 花期较长,观赏性高。朱樱花蓬松大如绒球,非常好看。
朱樱花的购买须知:
本品粉末黄绿色。非腺毛易见,无色或淡黄色,长短不一,表面光滑,胞腔内常充有颗粒状结晶;花粉粒类圆球形,表面光滑,具3萌发孔;叶表皮细胞多角形 或类长方形,壁平直或微弯曲,不均匀增厚。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5;花冠表皮细胞多角形,壁平直;萼片表皮细胞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壁弯曲,偶见断续连珠状增厚, 细胞内充有细小的颗粒状晶体;草酸钙簇晶,直径6~11μm,棱角不明显,常破碎成不规则扇形晶体;导管为环纹或螺纹,直径8~17μm。
朱樱花的繁殖方式:
卵生
朱樱花的性成熟:
8-9月
朱樱花的怀孕周期:
28-30天
朱樱花的每胎产子:
4-6个
朱樱花的全年交配:
一年两次
总结
以上就是为你整理的关于朱樱花的全部参考内容,希望文章能在你和它的相处过程中带来帮助,如果还需要其他植物的信息资料请关注植物栏目的其它相关文章!
赞同(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