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对鸭脚木的俗名别名,英文名,拉丁学名,身高身长,体重,寿命,体态特征,习性,历史起源,叫声,食性,护理,用途,购买须知,繁殖方式,性成熟,怀孕周期,每胎产子,全年交配的相关介绍,希望能让你更加的了解鸭脚木,带来更好的相处陪伴。
鸭脚木的俗名别名:
鸭脚树、江母
鸭脚木的英文名:
Siverbud Willow
鸭脚木的拉丁学名:
Cestrum nocturnum L
鸭脚木的身高身长:
40-50cm
鸭脚木的体重:
10kg
鸭脚木的寿命:
9-11年
鸭脚木的体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分枝多,枝条紧密。掌状复叶,小叶5-8枚,叶片浓绿,有光泽。株形丰满、优美,适应能力强。形态伏美,耐荫常绿,有层次分明的叶片。汕头面石园林风景区对这种花木进行盆栽成功,可作为室内理想的常绿观叶盆景。鸭脚木高二至五米、掌状复叶互生。叶披针形,有椭圆形或长卵形品种。野生资源丰富。花期每年9至12月,开淡黄微绿小花,花香含糖,紫色浆果宿存花柱,十分秀雅。
鸭脚木的习性:
喜热带气候。习性强健,容易栽培。冬季室温10℃以上能安全过冬而不落叶。春季出室放在阳台上或院落中。常施些稀薄的液肥即妥,盛花期不缺肥、不缺水就会枝繁叶茂花几盛。它的枝叶生长快而稠密,为调整株型和花期、花量,应及时疏枝和短剪。7至9月开花最盛。多用插条繁殖,嫩枝、硬枝都能扦插,半木质化的枝最易成活。剪来枝条10厘米左右一段,去掉下部2至8片叶,下部用刀削成马蹄形,用玻璃瓶盛上清水,枝条插在其中,5至7天换一次水,20至30天就可长成新苗。春季扦插,秋季就能开花。秋季扦插则来年开花。
鸭脚木的历史起源:
夜来香,四季常绿,是因夜间开花,微风吹来,送来阵阵芳香而得名。
鸭脚木的叫声:
鸣声常以“吱拉,吱拉(Zi-La)”1、2声起音后,便是连续的“吱拉(Zi-La)……,”声,一般每开叫一次延续12-15s。其鸣声亦随温度在节奏上和音调上有所变化。
鸭脚木的食性:
捕食昆虫及其幼虫,也吃其他无脊椎动物。
鸭脚木的护理:
鸭脚木,每年11月至翌年2月进行扦插,可挖掘树桩上苗盆栽,放置在遮荫通风处,正常幼苗迅速生长。为适应盆景造型,要合理修剪、疏芽,才能展露秀美特色。鸭脚木是耐荫常绿植物,忌直射阳光;既要光照,又应避免急剧变化的光照。盆栽时应以透气排水性的砂和池土混合的砂质壤士。成活后,每月施1-2次适量混合肥或液肥。浇水要适量,才能保证正常生长。
鸭脚木的用途:
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yla (Lour.) Harms,以根皮、根和叶入药。全年可采,根、根皮洗净,切片晒干备用。叶鲜用。适于布置客厅、书房和卧室。
鸭脚木的购买须知:
云南黄馨为木犀科茉莉属,一般不结果。迎春为木犀科茉莉属,一般不结果。
鸭脚木的繁殖方式:
卵生
鸭脚木的性成熟:
8-9月
鸭脚木的怀孕周期:
28-30天
鸭脚木的每胎产子:
4-6个
鸭脚木的全年交配:
一年两次
总结
以上就是为你整理的关于鸭脚木的全部参考内容,希望文章能在你和它的相处过程中带来帮助,如果还需要其他植物的信息资料请关注植物栏目的其它相关文章!
赞同(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