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长鬣蜥,长鬣蜥的习性特征与喂养等

来源:投稿时间:2023-03-15 15:45点击:182

本文主要是对长鬣蜥的俗名别名,英文名,拉丁学名,身高身长,体重,寿命,体态特征,习性,历史起源,叫声,食性,护理,购买须知,繁殖方式,性成熟,怀孕周期,每胎产子,全年交配的相关介绍,希望能让你更加的了解长鬣蜥,带来更好的相处陪伴。

什么是长鬣蜥,带你了解长鬣蜥的习性特征与喂养等

长鬣蜥的俗名别名:

水龙、中国水龙

长鬣蜥的英文名:

Water Dragon

长鬣蜥的拉丁学名:

Physignathus Cocincinus

长鬣蜥的身高身长:

27cm

长鬣蜥的体重:

82kg

长鬣蜥的寿命:

20年

长鬣蜥的体态特征:

幼体全长约10-12cm,成年的雄水龙最大可达100cm,成年的雌水龙约可达60cm,其中尾巴就占了全长的70~75%。

长鬣蜥的习性:

长鬣蜥的性格十分温驯,若能给予适当的照顾,就可以健康的成长。而且它体型适中,如果喜欢饲养温驯和爱游泳的蜥蜴,长鬣蜥是理想的选择。

长鬣蜥的历史起源:

青藏高原以她自身的魅力和神奇而又美丽的传说吸引。人们对诞生在这块土地上的雪域神犬藏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关于其名称的由来,逐渐统一起来,因该犬原产于西藏, 当地人们习惯称于“藏犬”,因用之于牧牲,故有“西藏牧羊犬”之称。

长鬣蜥的叫声:

纺织娘鸣声很有特色。每次开叫时,先有短促的前奏曲,声如“轧织,轧织,轧织(Ga-Zhi),……”,可达20-25声,犹如织女在试纺车;其后才是连续“织,织,织(Zhi)……”的主旋律,音高韵长,时轻时重,犹如纺车转动。

长鬣蜥的食性:

水龙为较偏肉食性的杂食动物,幼年的水龙可喂食面包虫、蟋蟀、蚱蜢、蚯蚓、蜗牛等,撒上钙粉及维生素粉。成年水龙可喂食老鼠,麻雀,小鱼等,也可以直接喂小块的猪肉牛肉等。同时可给予少量碎菜叶、蔬果等植物性食品。记住如果要你的水龙健康成长,钙粉和维生素粉是必需的。幼年的水龙应每天饲喂,成年的每周3-4次。

长鬣蜥的护理:

成年的长鬣蜥拥有深至浅绿色,腹部呈现白或浅黄色。雄性头部较为大而宽,背鳍较长。长鬣蜥是树栖的,半水栖性的蜥蜴,所以饲养的环境必须提供可攀爬的树干,在饲养箱中也同时须提供足够大的水盆供其泡水、游泳。底部最好铺上树皮,碎椰子壳,刨花,枯树叶等。这类的蜥蜴因为动作迅速、活力旺盛且略带神经质,最好能提供较大的饲养空间,否则常会发生鼻头因撞击、磨擦笼壁导致破皮,最后甚至造成感染的情形。一般说来,饲养箱的长度最少应是水龙全长的二倍以上,因此考虑到完全成长后的体型。温度:日温28-31℃、加热点可达33℃;夜温20-25℃(白天使用太阳灯,夜间可使用夜用红灯,红外线发热灯,或陶瓷发热器进行加温)。当温度不够时它会减少活动。长时间低温环境会造成消化不良和其他疾病。湿度:水龙需要比较高的湿度,大约60%-90%,通常保持在70%-80%。可在水龙身上和饲养箱内喷水保持湿度,每天1-2次。如果空气干燥会影响它们的健康,后果是皮肤干燥,甚至棘鳞发黑脱落。光照:水龙和其它日间活动的蜥蜴类一样,需要日光的照射以促进体内的维生素D3形成,帮助钙质的吸收与骨质的合成。日间须保持12-14小时的直接阳光照射,在无法提供日光的饲养环境下,使用人工UVB紫外线光源是必须的。在气温较低的季节,还要提供聚热灯泡(例如太阳灯),以升高水龙的体温,帮助其消化和提供正常代谢和活动的热能。

长鬣蜥的购买须知:

不良性征:头部过于东方型。过于明显的鼻终止。明显的脸颊和吻部分界身体过于粗壮缺乏优雅气质。不合格性征:白色锁扣,和除了鼻孔,下巴,喉咙外身体上的白斑。

长鬣蜥的繁殖方式:

卵生

长鬣蜥的性成熟:

8-9月

长鬣蜥的怀孕周期:

18-25天

长鬣蜥的每胎产子:

4-6只

长鬣蜥的全年交配:

每年3次

总结

以上就是为你整理的关于长鬣蜥的全部参考内容,希望文章能在你和它的相处过程中带来帮助,如果还需要其他宠物的信息资料请关注宠物栏目的其它相关文章!

赞同(99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表情
(0)个小伙伴在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