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对长嘴地鸫的俗名别名,英文名,拉丁学名,身高身长,体重,寿命,体态特征,习性,历史起源,叫声,食性,护理,购买须知,繁殖方式,性成熟,怀孕周期,每胎产子,全年交配的相关介绍,希望能让你更加的了解长嘴地鸫,带来更好的相处陪伴。

长嘴地鸫的俗名别名:
杜丽雀、高粱头、管莲子、假画眉、竹雀
长嘴地鸫的英文名:
Dark-Sided Thrush
长嘴地鸫的拉丁学名:
Zoothera Marginata
长嘴地鸫的身高身长:
25cm
长嘴地鸫的体重:
48-70g
长嘴地鸫的寿命:
9-11年
长嘴地鸫的体态特征:
中等体型的深褐色而尾甚短的地鸫。嘴长而略下弯,上体深红褐。初级飞羽的近红色斑块与覆羽及上背的深褐色成对比。眼先及头侧有浅色而呈扩散形斑纹。深色月牙形耳羽不如其他褐色型地鸫明显,外侧尾羽羽端无白色。 虹膜-褐色;嘴-深褐;脚-褐色。
长嘴地鸫的习性:
甚羞怯,常于地面挖掘近溪流的松软泥土。
长嘴地鸫的历史起源:
广阔分布在澳洲的内陆地区,但东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区及约克角半岛、塔斯马尼亚岛的数量稀少,曾引进(包括逃脱的笼养鸟)到许多国家,但绝大部分无法成功顺利生存繁衍,包括英国、日本、美国、波多黎各、香港、巴西、瑞士、哥伦比亚、社会群岛、纽西兰、阿曼等国家,可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族群在1950年时引进后却成功地生存与繁衍后代。
长嘴地鸫的叫声:
被驱赶时发出短串的不悦耳粗音kuk。有深喉音的tchuck。鸣声为单薄的笛音似虎斑地鸫但较轻柔而短促(0.5 秒),音调下降。
长嘴地鸫的食性:
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食。
长嘴地鸫的护理:
斑文鸟喜食加那利子与小米混合物和绿色食物。它们与大多数小型雀类不同,它们特别爱吃活饵,最好经常喂食,尤其在繁殖期间,更要确保亲鸟及雏鸟有足够的活虫可食。它们爱吃的绿色食物是繁缕和牧草。鸟舍里需栽种些植物,因为这种鸟需要隐蔽的地方来藏身。待它们适应了新环境,就可以整年都养在隐蔽的室外鸟舍里。
长嘴地鸫的购买须知:
绣眼鸟小巧玲珑、羽色漂亮、动作灵活,姿态优美,因此许多人喜欢笼养。一般选择雄鸟或雌雄成对饲养,雌雄鸟容易辨别,雌鸟肋部的栗红色小而淡,略呈黄褐色.凭平时的叫声也能听出,雄鸟的声音高而后音长。鉴赏家们认为身腰长、嘴尖细、羽毛紧凑、羽色鲜艳、“膛音”大的绣眼鸟最好。绣眼鸟不畏人,容易驯熟,不必掏取雏鸟饲养。最好秋季捕捉当年幼鸟,切勿春季捕捉,因春季处于发情期,较难饲养,也影响它们在自然界的繁殖。
长嘴地鸫的繁殖方式:
卵生
长嘴地鸫的性成熟:
8-9月
长嘴地鸫的怀孕周期:
28-30天
长嘴地鸫的每胎产子:
4-6个
长嘴地鸫的全年交配:
一年两次
总结
以上就是为你整理的关于长嘴地鸫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在你和它的相处过程中带来帮助,如果还需要其他宠物的信息资料请关注宠物栏目的其它相关文章!
赞同(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