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栗背伯劳,栗背伯劳的习性特征与喂养等

来源:投稿时间:2023-02-19 4:54点击:143

本文主要是对栗背伯劳的俗名别名,英文名,拉丁学名,身高身长,体重,寿命,体态特征,习性,历史起源,叫声,食性,护理,购买须知,繁殖方式,性成熟,怀孕周期,每胎产子,全年交配的相关介绍,希望能让你更加的了解栗背伯劳,带来更好的相处陪伴。

什么是栗背伯劳,带你了解栗背伯劳的习性特征与喂养等

栗背伯劳的俗名别名:

红嘴玉、相思鸟、红嘴绿观音

栗背伯劳的英文名:

Burmese Shrike

栗背伯劳的拉丁学名:

Lanius Collurioides

栗背伯劳的身高身长:

20cm

栗背伯劳的体重:

公犬45-60磅、母犬35-50磅

栗背伯劳的寿命:

9-11年

栗背伯劳的体态特征:

中等体型(20厘米)而显纤细的伯劳。上体栗色,头顶、颈背及上背灰色,具黑色过眼纹而无眉纹。雄鸟额黑,雌鸟额具白色棕纹。两翼及尾黑色,初级飞羽的白色块斑于飞行中明显,尾羽边缘及尾端白色。与棕背伯劳的区别在尾较短,且具白色羽缘。 虹膜-红褐;嘴-深灰;脚-偏黑。

栗背伯劳的习性:

栖于云南西部及南部、贵州南部、广西、广东的次生植被和耕地。不怯生。

栗背伯劳的历史起源:

广阔分布在澳洲的内陆地区,但东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区及约克角半岛、塔斯马尼亚岛的数量稀少,曾引进(包括逃脱的笼养鸟)到许多国家,但绝大部分无法成功顺利生存繁衍,包括英国、日本、美国、波多黎各、香港、巴西、瑞士、哥伦比亚、社会群岛、纽西兰、阿曼等国家,可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族群在1950年时引进后却成功地生存与繁衍后代。

栗背伯劳的叫声:

时断时续的叫声似红尾伯劳。

栗背伯劳的食性:

主食各种昆虫及幼虫以及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属杂食性鸟。

栗背伯劳的护理:

没有严格的标准,有用点颏笼的,也有用亮底玉鸟笼的。可自制竹笼,大小介于画眉笼和点颏笼之间,条间距1.8厘米,底为亮底,下有托粪板,设栖杠一枚。因鸟食量大,喜洗浴,一见水就要淋洒,所以,食、水罐应深大,可用口较小的画眉罐。北方饲养红嘴相思鸟多以鸡蛋小米、或蛋黄搓玉米面(3:7)为主食,常有消化不良和羽毛退色较严重的现象。南方养红嘴相思鸟离不开花生粉,大致配比是:玉米面0.5公斤加生鸡蛋4个拌匀、烤干,再加花生粉200克。还应经常喂水果、浆果、昆虫及其幼虫(或鲜牛、羊肉沫)。新捕来的相思鸟易惊撞,为避免嘴被撞破,羽毛损伤,初期应“捆膀”后再放入板笼或罩有笼套的笼,象点颏那样用“软食”诱食,并喂给水果。待鸟认食后逐渐改为粉料,并给饮水。人接近须慢慢进行,开始时先打开笼套的一部分(门帘),手拿面粉虫、玉米螟幼虫等饲喂,待可追人手吃虫时再全部打开笼套,并松开“捆膀”。相思鸟肠道短,消化快粪便多而稀软,因此,每隔2―3天就得清刷一次笼底,同时给鸟水浴。平时为防止自行水浴,只好用小口的水罐,否则会污染食水。另外,鸟把水扑洒干后会渴坏鸟。要常检查笼条是否有损坏,串笼或用手从笼中取出时要特别注意,因红嘴相思鸟动作敏捷,善于钻空子逃跑。相思鸟一般不学其他鸟叫,只能听本口。可成对饲养,雌雄相互偎依、理羽,亲密无间、十分有趣。在东南亚各国被当做结婚礼品赠送。

栗背伯劳的购买须知:

红嘴相思鸟在国外的声誉远比国内高,它们雌雄形影不离,在笼中栖杠上互相亲近的动作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被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常做为结婚礼品馈赠。红嘴相思鸟羽衣华丽、动作活泼、姿态优美、鸣声悦耳,颇受人们喜爱。但其鸣啭与其他画眉(亚)科歌鸟相比,显得单调,也不善模仿,所以养鸟者多重其羽色。

栗背伯劳的繁殖方式:

卵生

栗背伯劳的性成熟:

8-9月

栗背伯劳的怀孕周期:

28-30天

栗背伯劳的每胎产子:

4-6个

栗背伯劳的全年交配:

一年两次

总结

以上就是为你整理的关于栗背伯劳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在你和它的相处过程中带来帮助,如果还需要其他宠物的信息资料请关注宠物栏目的其它相关文章!

赞同(52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表情
(0)个小伙伴在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