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眼无花果鹦鹉,双眼无花果鹦鹉的习性特征与喂养等

来源:投稿时间:2023-02-20 19:36点击:151

本文主要是对双眼无花果鹦鹉的俗名别名,英文名,拉丁学名,身高身长,体重,寿命,体态特征,习性,历史起源,叫声,食性,护理,购买须知,繁殖方式,性成熟,怀孕周期,每胎产子,全年交配的相关介绍,希望能让你更加的了解双眼无花果鹦鹉,带来更好的相处陪伴。

什么是双眼无花果鹦鹉,带你了解双眼无花果鹦鹉的习性特征与喂养等

双眼无花果鹦鹉的俗名别名:

亮光黑巴丹(旦)、辉亮凤头

双眼无花果鹦鹉的英文名:

Double-Eyed Fig Parrot

双眼无花果鹦鹉的拉丁学名:

Cyclopsitta Diophthalma

双眼无花果鹦鹉的身高身长:

13-16cm

双眼无花果鹦鹉的体重:

公犬45-60磅、母犬35-50磅

双眼无花果鹦鹉的寿命:

9-11年

双眼无花果鹦鹉的体态特征:

公鸟面部颜色为鲜红色,母鸟则是浅黄色,但幼鸟时期羽色皆像母鸟一样,公鸟在14个月大时面部羽色才会完全呈现如成鸟般的红色。

双眼无花果鹦鹉的习性:

栖息于中低海拔的雨林、森林边缘地区、干燥森林、溪河旁的森林、开阔的尤加利树林地等地,在澳洲也会出现在公园、灌木丛、农作物区及红树林林地等地区,食物中,无花果占了最重要的部分,觅食时安静,动作敏捷快速,不会到地上活动或觅食,繁殖期外通常成对或一小群一起活动,在栖息的树木上会聚集200只左右。

双眼无花果鹦鹉的历史起源:

广阔分布在澳洲的内陆地区,但东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区及约克角半岛、塔斯马尼亚岛的数量稀少,曾引进(包括逃脱的笼养鸟)到许多国家,但绝大部分无法成功顺利生存繁衍,包括英国、日本、美国、波多黎各、香港、巴西、瑞士、哥伦比亚、社会群岛、纽西兰、阿曼等国家,可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族群在1950年时引进后却成功地生存与繁衍后代。

双眼无花果鹦鹉的叫声:

声大且尖锐,叫声类似巴丹但较尖锐。

双眼无花果鹦鹉的食性:

天然食物除了无花果以外, 也会食用水果、花蜜、昆虫幼虫,或由树皮上刮食一些青苔与真菌类植物。

双眼无花果鹦鹉的护理:

啃咬力虽不强但最好提供树枝供啃咬以防止上喙部的过度生长,它们对于低温也很敏感,一般温度最好不低于15度,巢内有幼鸟时不要低于20度,食物的提供最重要,避免像饲养小型鹦鹉般只提供种子谷物,蔬菜水果、花蜜、昆虫、维他命补充剂等食物也都应适量供应 ,也可以把进口吸蜜鹦鹉粉状饲料当为主食之。

双眼无花果鹦鹉的购买须知:

米契尔少校凤头鹦鹉在国际上的价位一直居高不下,将他们当成宠物鸟的饲主不多,主要还是成对饲养意在繁殖,但由于华丽鲜艳的冠羽还是让许多鹦鹉爱好者趋之若鹜。

双眼无花果鹦鹉的繁殖方式:

卵生

双眼无花果鹦鹉的性成熟:

8-9月

双眼无花果鹦鹉的怀孕周期:

28-30天

双眼无花果鹦鹉的每胎产子:

4-6个

双眼无花果鹦鹉的全年交配:

一年两次

总结

以上就是为你整理的关于双眼无花果鹦鹉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在你和它的相处过程中带来帮助,如果还需要其他宠物的信息资料请关注宠物栏目的其它相关文章!

赞同(63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表情
(0)个小伙伴在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