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对黄额鹦鹉的俗名别名,英文名,拉丁学名,身高身长,体重,寿命,体态特征,习性,历史起源,叫声,食性,护理的相关介绍,希望能让你更加的了解黄额鹦鹉,带来更好的相处陪伴。

黄额鹦鹉的俗名别名:
月轮
黄额鹦鹉的英文名:
Yellow-Fronted Kakariki
黄额鹦鹉的拉丁学名:
Cyanoramphus Auriceps
黄额鹦鹉的身高身长:
23-25cm
黄额鹦鹉的体重:
公犬45-60磅、母犬35-50磅
黄额鹦鹉的寿命:
9-11年
黄额鹦鹉的体态特征:
除了头部黄色的羽毛外,与红额鹦鹉并无外表上的差别,有些分布地区与红额鹦鹉重叠,体型则较小,共有2种亚种,在野外有时会与红额鹦鹉杂交,其后代的头部颜色会呈橘黄色。
黄额鹦鹉的习性:
在纽西兰本岛上主要栖息在山地的茂密森林内,一般来说,栖息地的海拔均较红额鹦鹉高,也比较喜爱在灌木丛中活动,较少出现在红额鹦鹉喜爱的开阔地区,通常成对或一小群一起活动,不像红额鹦鹉喜欢在地上觅食、活动,它们则是较爱待在树上,天然食物包含了嫩芽、浆果、花瓣、种子、昆虫等,它们似乎比红额鹦鹉更需要食用昆虫,繁殖行为同于红额鹦鹉,10-12月时繁殖,一窝5-9颗蛋。
黄额鹦鹉的历史起源:
广阔分布在澳洲的内陆地区,但东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区及约克角半岛、塔斯马尼亚岛的数量稀少,曾引进(包括逃脱的笼养鸟)到许多国家,但绝大部分无法成功顺利生存繁衍,包括英国、日本、美国、波多黎各、香港、巴西、瑞士、哥伦比亚、社会群岛、纽西兰、阿曼等国家,可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族群在1950年时引进后却成功地生存与繁衍后代。
黄额鹦鹉的叫声:
红肛凤头鹦鹉的体型和个性都和戈芬氏凤头鹦鹉差不多,外型也很类似,但是红肛凤头鹦鹉的叫声很特别,有时候就像小羊般发出咩咩声,当然他们也像其它种类的凤头鹦鹉一样会发出尖叫声和口哨声,和其它种类的凤头鹦鹉比起来,他们算是比较安静的种类。
黄额鹦鹉的食性:
天然食物包含了嫩芽、浆果、花瓣、种子、昆虫等。
黄额鹦鹉的护理:
人工饲养的黄额鹦鹉不会吵杂,很快的就能适应环境及主人,啃咬力小,不过有可能发生原因不明的突然性死亡,提供混合种子、小米、
总结
以上就是为你整理的关于黄额鹦鹉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在你和它的相处过程中带来帮助,如果还需要其他宠物的信息资料请关注宠物栏目的其它相关文章!
赞同(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