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红嘴山鸦,红嘴山鸦的习性特征与喂养等

来源:投稿时间:2023-02-24 6:18点击:739

本文主要是对红嘴山鸦的俗名别名,英文名,拉丁学名,身高身长,体重,寿命,体态特征,习性,历史起源,叫声,食性,护理,购买须知,繁殖方式,性成熟,怀孕周期,每胎产子,全年交配的相关介绍,希望能让你更加的了解红嘴山鸦,带来更好的相处陪伴。

什么是红嘴山鸦,带你了解红嘴山鸦的习性特征与喂养等

红嘴山鸦的俗名别名:

山乌、红嘴乌鸦、红嘴老鸦、山老鸦

红嘴山鸦的英文名:

Red-Billed Chough

红嘴山鸦的拉丁学名:

Pyrrhocorax Pyrrhocorax

红嘴山鸦的身高身长:

36cm

红嘴山鸦的体重:

7-8kg

红嘴山鸦的寿命:

9-11年

红嘴山鸦的体态特征:

通体黑色,与一般乌鸦相同,但嘴形细长而曲,并呈朱红色。幼鸟两翅和尾闪烁着金属光泽,与成鸟一样,全身余部均纯黑褐色,而无辉亮。嘴端和嘴缘尤淡,近角色;脚污褐色。雌雄羽色相同。

红嘴山鸦的习性:

飞行甚敏捷,在热气流上玩耍,滑翔时短宽的两翼及显见的初级飞羽"翼指"张开。红嘴山鸦结小群至大群活动,有时和寒鸦混在一起飞行。生活于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脉的中高海拔区、中国东北部较低海拔处的建筑物及农场周围。

红嘴山鸦的历史起源:

广阔分布在澳洲的内陆地区,但东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区及约克角半岛、塔斯马尼亚岛的数量稀少,曾引进(包括逃脱的笼养鸟)到许多国家,但绝大部分无法成功顺利生存繁衍,包括英国、日本、美国、波多黎各、香港、巴西、瑞士、哥伦比亚、社会群岛、纽西兰、阿曼等国家,可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族群在1950年时引进后却成功地生存与繁衍后代。

红嘴山鸦的叫声:

叫声为粗犷尖厉的keeach声。

红嘴山鸦的食性:

食物主要是蔷薇科果实、杂草种子、野生植物的嫩芽和种子及昆虫。

红嘴山鸦的护理:

1、鸟的选择 一般是在山崖的洞穴中掏取幼鸟饲养。红嘴山鸦虽然善仿人言,但一般饲养它主要是为玩赏。驯熟后的红嘴山鸦能跟随人飞舞,跟人下农田,在犁后啄食昆虫幼虫及蛹,收工后一起回家。2、笼的特点 饲养红嘴山鸦无专用笼,需自行制做。因其嘴破坏性甚强。宜用较粗的铅丝(12号),大小为100×80×100厘米。食、水罐均为铁制。底亦为铁网(或铁栅),便于粪便漏下。笼下垫起、铺细砂。3、饲料和喂法 红嘴山鸦为杂食性鸟,可用玉米、高粱、小麦、大米等为主食,经常给些肉条、水果、昆虫、小鸟以至雏鸡之类即可。4、管理和调教 红嘴山鸦不畏人,即使是野生的成鸟经过一个时期的饲养也不怕人了,甚至攻击人,故要特别注意安全。粒料每周洗刷笼子时添换一次,串笼时要小心;水罐挂笼外,上留有鸟头能伸出饮水的孔、供饮水用。每天要更换饮用水;肉条或昆虫用手拿着喂,同时教以简单话语,这样不仅可使鸟驯熟,还能学会“说话”。

红嘴山鸦的购买须知:

黄雀是北方笼鸟,尤其是北京地区,饲养得很多。因为它容易驯熟,省事,除换羽期外,整天鸣叫,每年歌唱可长达8个月。一般认为,嘴尖细、身腰长、尾长的健美且善鸣叫的较好。也有的依下体羽色选择,有青色、白色、黄色之分。还有人喜欢红脚(俗称“红爪。)或头、颈、胸染红的。实际上这些颜色与食物有关,一般自然界的黄雀都是黑脚的,经人工养一段时期就变成肉色的,春季迁过的黄雀羽毛常呈红色,但一换羽红色就消失了,其原因尚不清楚。成年黄雀雌、雄很容易区分。雄鸟身体的黄绿色较浓,羽干纹少,头顶或颏部有黑斑。但刚离巢不久的雄性幼鸟与雌性成鸟较难辨别。这种幼黄雀俗称“麻鸟”,是养鸟者最珍爱的。价格要比雄性成鸟高2―3倍。一方面由于幼鸟易训,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刚离巢不久,还未学会老鸟的鸣叫,即没有“野口”。

红嘴山鸦的繁殖方式:

卵生

红嘴山鸦的性成熟:

8-9月

红嘴山鸦的怀孕周期:

28-30天

红嘴山鸦的每胎产子:

4-6个

红嘴山鸦的全年交配:

一年两次

总结

以上就是为你整理的关于红嘴山鸦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在你和它的相处过程中带来帮助,如果还需要其他宠物的信息资料请关注宠物栏目的其它相关文章!

赞同(265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表情
(0)个小伙伴在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