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尾沙锥幼鸟(彩鹬和沙锥的区别)

来源:投稿时间:2023-01-14 21:59点击:344

扇尾沙锥幼鸟(彩鹬和沙锥的区别)

1.科属不同

彩鹬,为鸻形目,彩鹬科,彩鹬属

沙锥,是鸻形目,鹬科,沙锥属。

2.形态特征不同

彩鹬雄鸟眼先、头顶至枕黑褐色,头顶中央暗黄色,形成一黄色中央冠纹。后颈和肩淡褐色,肩羽外缘暗黄色,其余为暗黄色,棕黄色,黑色和灰色相杂状。肩间和内侧三级飞羽羽色和肩相似,但无黄色羽缘。背至尾上覆羽和尾羽灰色,具细窄的黑色波状纹和暗黄色眼状班。初级覆羽灰色,具细窄波状斑和暗黄色眼状斑,内侧小覆羽与背同色,其余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外露部分为橄榄黄色,具细窄的黑色横纹和宽著的暗黄色横斑;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外侧基部黑色,余为灰色,具白色横斑和暗黄色眼状斑与黑色波状纹。眼周围一圈黄白色或黄色纹,并向眼后延伸形成一柄。白色眼圈外再缘以黑色;耳覆羽黑色。颏、喉白色,其余头和颈部缀有白色和褐色小斑点。颊至上胸灰褐色,胸腹之间界以黑色横带,胸至背肩部有一宽的白带,下胸至尾下覆羽白色。

沙锥,中等体型(26厘米)而色彩明快的沙锥。两翼细而尖,嘴长;脸皮黄色,眼部上下条纹及贯眼纹色深;上体深褐,具白及黑色的细纹及蠹斑;下体淡皮黄色具褐色纵纹。色彩与大沙锥、澳南沙锥及针尾沙锥相似,但扇尾沙锥的次级飞羽具白色宽后缘,翼下具白色宽横纹,飞行较迅速、较高、较不稳健,并常作急叫声。皮黄色眉线与浅色脸颊成对比。肩羽边缘浅色,比内缘宽。肩部线条较居中线条为浅。

扇尾沙锥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沙锥鸟属于几级保护动物

沙锥是省级重级保护动物,其中“林沙锥”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沙锥(snipe),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鹬科(Scolopacidae)约10种滨鸟的统称。分布于中国东部各省(旅鸟);在河北沿岸、海南岛也有栖息(冬候鸟)。

沙锥常单独或成松散的小群活动。早晨和黄昏环境较为安静时,常在开阔的水边浅水处、沼泽、湿草地和水稻田中漫步觅食。白天多潜伏在沟渠或草丛下。在有草丛或植被掩盖的地方,白天常蹲在草丛下,借助植被的掩护,将长嘴插入潮湿的泥中取食。

赞同(72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表情
(0)个小伙伴在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