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对糖芥的俗名别名,英文名,拉丁学名,身高身长,体重,寿命,体态特征,习性,历史起源,叫声,食性,护理,用途,购买须知,繁殖方式,性成熟,怀孕周期,每胎产子,全年交配的相关介绍,希望能让你更加的了解糖芥,带来更好的相处陪伴。
糖芥的俗名别名:
橙黄糖芥
糖芥的英文名:
Orange Erysimum
糖芥的拉丁学名:
Erysimum aurantiacum
糖芥的身高身长:
30-60cm
糖芥的体重:
10kg
糖芥的寿命:
9-11年
糖芥的体态特征:
茎密生伏贴二叉状毛。密生伏贴二叉状毛。茎直立,不分枝或上部分枝,有棱角。花橙黄色,直径1cm。叶披针形或矩圆状条形,基生叶具柄;茎生叶无柄,近抱茎总状花序顶生,花桔黄色。花期夏季。长角果条形。 总状花序,伞房状。
糖芥的习性:
生于山坡、田边。
糖芥的历史起源:
古代稀又名别春花、晚春锦、东洋龙口,是柳叶菜科高代花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古代稀的花单生或数朵簇生在一起,成为简单的穗状花序,花瓣颜色多样,有白瓣红心、紫瓣白边、粉瓣红斑等,极富变化。盛开时,如铺满地毯,非常艳丽,是重要的园林点缀花卉,可成片种植于花坛、花镜。因植株匍匐生长,花芽直立,花朵离地面比较近,可盆栽,用于装饰会场、阳台、 窗台等处。古代稀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沿海,怕冷畏热,只能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建立无性繁殖体系(龚伟等2003;范敏和张瑞麟2003),使得古代稀等花卉繁殖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扩大繁殖系数、缩短繁殖周期、进行周年生产。古代稀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尚未见报道。
糖芥的叫声:
鸣声常以“吱拉,吱拉(Zi-La)”1、2声起音后,便是连续的“吱拉(Zi-La)……,”声,一般每开叫一次延续12-15s。其鸣声亦随温度在节奏上和音调上有所变化。
糖芥的食性:
捕食昆虫及其幼虫,也吃其他无脊椎动物。
糖芥的护理:
盆土可用园土、腐叶土对半混合,并掺入少量腐熟的饼肥做基肥。生长期给予充足光照,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涝,在花期,可有规律地向植株喷水,并适当减少浇水,以利于授粉坐果。每7天至1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苗期以氮肥为主,以促使枝叶的生长;坐果后应多施磷、钾肥,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使果实充分生长发育。冬季应把观赏辣椒移置10℃左右的温室内,经常向植株喷水,以防因空气干燥引起果实皱缩,观赏期可延长至12月。观赏辣椒的繁殖可在春季进行播种,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低于10℃则不能发芽。
糖芥的用途:
糖芥属于二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和种子均具有强心作用,资源丰富,且本品的毒副作用低,具有明显地抗脂质过氧化、抗肿瘤活性等特点,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有着十分良好的预期经济效益。
糖芥的购买须知:
无论空间、气候和时间的条件,均十分合适。由于性格温驯,是初次饲养者的理想选择。
糖芥的繁殖方式:
卵生
糖芥的性成熟:
8-9月
糖芥的怀孕周期:
28-30天
糖芥的每胎产子:
4-6个
糖芥的全年交配:
一年两次
总结
以上就是为你整理的关于糖芥的全部参考内容,希望文章能在你和它的相处过程中带来帮助,如果还需要其他植物的信息资料请关注植物栏目的其它相关文章!
赞同(42)